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羅洪先的詩 > 張石洲赴武昌通判

張石洲赴武昌通判

[明代]:羅洪先

我欲訪終南,漢江不可渡。忽聞別乘行,云去武昌路。

武昌城郭江漢濱,旌旗裊裊秋復春。黃鶴樓前幾吹笛,赤烏年后一沾巾。

白蘋紅蓼洲仍綠,粉堞悲笳夜相促。星月猶多繞樹烏,封疆曾是中原鹿。

幸生明世居上游,碌碌那肯奔走休。只今威權半刺史,況復才力驚諸侯。

憶在金螺獲神劍,二十馀年經烈焰。臨岐拂拭白日回,志士平生從此見。

老我深山奈別何,楚人何處起謳歌。他時過棹應相問,傍宿漁家明月多。

羅洪先簡介

唐代·羅洪先的簡介

羅洪先

羅洪先(1504-1564),字達夫,號念庵,漢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黃橙溪(今吉水縣谷村)人,明代學者,杰出的地理制圖學家。一生奮發于地理學等科學的研究,“考圖觀史“,發現當時地圖多疏密失準、遠近錯誤,于是親自外出調查收集資料,準備重新編一內容豐富、地理位置準確的地圖,以計里畫方之法,創立地圖符號圖例,繪成《廣輿圖》。創編成地圖集形式,不僅繼承了朱思本制圖法,還加以發展,使地圖更為科學實用。羅洪先堪稱與墨卡托同時代的東方最偉大的地圖學家。

...〔 ? 羅洪先的詩(469篇)

猜你喜歡

題贈陳憲副白主新筑

屈士煌

卜居占盡湖山勝,如此幽暉畫不如。海岳何嘗秘精采,煙云長得潤圖書。

窗虛淡淡籠花氣,人靜遲遲見道馀。樂在忘言誰得會,主人非我我非魚。

賦范司馬嘉蓮作

清代柳是

風流不墜莫愁城,司馬池臺勝已并。只覺花蓬連理好,盡緣人重合歡名。

雙凌芍藥階前艷,并照莢蓉幕里清。從此三生懷淥水,年年開發倍含情。

夢錫遺蔗

宋代孔平仲

憶昔游五嶺,甘蔗彌野闊。一來瑯琊城,此味久所闕。

商人自東南,駕海連天筏。所致雖不多,愛養尚如活。

沈德潛和韻有林壑已安仍戀主潞河歸棹敢云遄之句因疊前韻賜之 其二

弘歷

再來應是歲庚辰,珍重高年命屢申。早識云卿擅當代,不教疏傅獨前人。

華茵聯句朋猶昨,綺閣懸燈物共春。眠食倘彊思亟見,宴陪撒荔莫辭頻。

新編系列劇《天龍八部》 第七卷八首 其三

楊啟宇

如封似閉挽圈圈,斂盡鋒芒鐵裹棉。更有沾衣十八跌,任憑沖撞不挨邊。

靜夜思

明代于謙

靜夜思,何時休,終宵展轉聽更籌。人生由來不滿百,安得朝夕事隱憂。

功名富貴倘來物,目前渺渺春云浮。甲第歌鐘萬戶侯,五花駿馬千金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