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答蔡仲修,時與其友洪阿士同避思山
寄答蔡仲修,時與其友洪阿士同避思山。明代。盧若騰。 西山、東海幾千里,精衛方殫心未死;縱使千山木石空,目中忍見波濤起。波驚濤亂蛟螭飛,苦雨凄風日夜吹;洲島晦冥滿天愁,蓬萊復淺思悠悠。嗚呼!脈脈此情誰共語,萬年手眼歸吾子;應與思山修史人,一口吸盡東海水。
[明代]:盧若騰
西山、東海幾千里,精衛方殫心未死;縱使千山木石空,目中忍見波濤起。
波驚濤亂蛟螭飛,苦雨凄風日夜吹;洲島晦冥滿天愁,蓬萊復淺思悠悠。
嗚呼!脈脈此情誰共語,萬年手眼歸吾子;應與思山修史人,一口吸盡東海水。
西山、東海幾千裡,精衛方殫心未死;縱使千山木石空,目中忍見波濤起。
波驚濤亂蛟螭飛,苦雨凄風日夜吹;洲島晦冥滿天愁,蓬萊複淺思悠悠。
嗚呼!脈脈此情誰共語,萬年手眼歸吾子;應與思山修史人,一口吸盡東海水。
唐代·盧若騰的簡介
盧若騰,又字海運,號牧洲;文號留庵。明末清初福建同安縣金門賢厝人。1598年(明神宗萬歷廿八年)出生,1640年(明崇禎庚辰十三年)與潘湖黃錫袞同榜進士,授兵部主事,升郎中。嘗官浙江布政使左參議,分司寧紹巡海道。駐寧波,興利除弊,遣愛在民,有“盧菩薩”之稱。他支持鄭成功收復臺灣并于1664年赴臺投鄭,至澎湖突然病重而卒。著有《留庵文集》、《方輿互考》、《島噫詩》、《與耕堂隨筆》、《島居隨錄》等。
...〔
? 盧若騰的詩(110篇) 〕
:
易蘩
囂境何如靜境棲,長吟人坐小窗西。地偏時有閒車馬,客至猶能具黍雞。
四面松疏蟾送影,半溝水淺燕銜泥。誰知領取幽居趣,合計詩壇細品題。
囂境何如靜境棲,長吟人坐小窗西。地偏時有閒車馬,客至猶能具黍雞。
四面松疏蟾送影,半溝水淺燕銜泥。誰知領取幽居趣,合計詩壇細品題。
:
劉崧
土屋無風尚不關,屋前遙見兩青山。瓦盆盛酒茆鋪席,何日柴門望月還。
土屋無風尚不關,屋前遙見兩青山。瓦盆盛酒茆鋪席,何日柴門望月還。
清代:
陳恭尹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
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
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
宋代:
錢時
榜帖虛傳鬨里閭,聚門如束散如驅。莫言此個無端的,世上浮名總是虛。
榜帖虛傳鬨裡閭,聚門如束散如驅。莫言此個無端的,世上浮名總是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