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 拱北樓呈漢臣學士 郁氏續書畫題跋記
水龍吟 拱北樓呈漢臣學士 郁氏續書畫題跋記。元代。鮮于樞。 倚空金碧崔嵬,鳳山直下如拳小。仰瞻天闕,北辰不動,眾星環繞。喚起群聾,銅龍警夜,靈鼉催曉。自鴟夷去后,狂瀾未息,從此壓,潮頭倒。回睨呀然雙璧,問遺蹤劫灰如掃。三吳形勝,千年壯觀,地靈天巧。航海梯山,獻琛效貢,每繇斯道。惜無人健筆,載歌謠事,詫東南好。
[元代]:鮮于樞
倚空金碧崔嵬,鳳山直下如拳小。仰瞻天闕,北辰不動,眾星環繞。喚起群聾,銅龍警夜,靈鼉催曉。自鴟夷去后,狂瀾未息,從此壓,潮頭倒。回睨呀然雙璧,問遺蹤劫灰如掃。三吳形勝,千年壯觀,地靈天巧。航海梯山,獻琛效貢,每繇斯道。惜無人健筆,載歌謠事,詫東南好。
倚空金碧崔嵬,鳳山直下如拳小。仰瞻天闕,北辰不動,衆星環繞。喚起群聾,銅龍警夜,靈鼉催曉。自鴟夷去後,狂瀾未息,從此壓,潮頭倒。回睨呀然雙璧,問遺蹤劫灰如掃。三吳形勝,千年壯觀,地靈天巧。航海梯山,獻琛效貢,每繇斯道。惜無人健筆,載歌謠事,詫東南好。
唐代·鮮于樞的簡介
鮮于樞(1246-1302),元代著名書法家。字伯機,晚年營室名“困學之齋”, 自號困學山民,又號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興府(今張家口涿鹿縣),生于汴梁(今河南開封)。漢族,大都(今北京)人,一說漁陽(今北京薊縣)人,先后寓居揚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間以才選為浙東宣慰司經歷,后改浙東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詩歌與古董,文名顯于當時,書法成就最著。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于“詞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新元史》有傳。
...〔
? 鮮于樞的詩(51篇) 〕
宋代:
王之道
千古風流憶孔明,老龍高臥志存身。
強陪簪紱更三圣,安坐江湖又四春。
千古風流憶孔明,老龍高臥志存身。
強陪簪紱更三聖,安坐江湖又四春。
宋代:
姜特立
世間固有無情物,天上寧無有慾仙。
想得武陵人去后,精神交感此因緣。
世間固有無情物,天上甯無有慾仙。
想得武陵人去後,精神交感此因緣。
:
釋懷深
有求皆是苦,眾生須要求。因名忘性命,為利起戈矛。
不足無時足,知休真下休。死生呼吸至,無人替汝愁。
有求皆是苦,衆生須要求。因名忘性命,為利起戈矛。
不足無時足,知休真下休。死生呼吸至,無人替汝愁。
:
蕭勞
山醒雪涊又春天,濡染東風幾許妍。頭白花紅同過日,人貧詩富各增年。
半湖新水疑臨境,滿地青苔欲拾錢。危檻身憑樓一角,卻教心系亂峰前。
山醒雪涊又春天,濡染東風幾許妍。頭白花紅同過日,人貧詩富各增年。
半湖新水疑臨境,滿地青苔欲拾錢。危檻身憑樓一角,卻教心系亂峰前。
:
弘歷
先漏春光如自喜,蘄留秋色了無愁。如何卉里孤高種,也做偷寒送暖流。
先漏春光如自喜,蘄留秋色了無愁。如何卉裡孤高種,也做偷寒送暖流。
唐代:
元稹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楊瓊初喚出。腰身瘦小歌圓緊,
依約年應十六七。去年十月過蘇州,瓊來拜問郎不識。
青衫玉貌何處去,安得紅旗遮頭白。我語楊瓊瓊莫語,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楊瓊初喚出。腰身瘦小歌圓緊,
依約年應十六七。去年十月過蘇州,瓊來拜問郎不識。
青衫玉貌何處去,安得紅旗遮頭白。我語楊瓊瓊莫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