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宗欽詩
答宗欽詩。南北朝。高允。 湯湯流漢,藹藹南都。載稱多士,載耀靈珠。邈矣高族,代記丹圖。啟基郢域,振彩涼區。吾生倜儻,誕發英風。紹熙前緒,奕世克隆。方圓備體,淑德斯融。望傾群雄,響振華戎。響振伊何,金聲克著。匡贊西藩,拯厥時務。放志琴書,恬心初素。潛思淵渟,秀藻云布。上天降命,祚鐘有代。協耀紫宸,與乾作配。仁邁春陽,功隆覆載。招延隱叟,永貽大賚。伊余櫟散,才朽質微。遭緣幸會,忝與樞機。竊名華省,廁足丹墀。愧無熒燭,少益天暉。明升非諭,信漸難兼。體卑處下,豈曰能謙。進不弘道,退失淵潛。既慚朱闕,亦愧閭閻。史班稱達,楊蔡致深。負荷典策,載蹈于心。四轍同軌,覆車相尋。敬承嘉誨,永佩明箴。遠思古賢,內尋諸己。仰謝丘明,長揖南史。遐武雖存,高蹤難擬。夙興夕惕,豈獲恬止。時之圯矣,靈運未通。鳳馬殊隔,區域異封。有懷西望,路險莫從。王澤遠灑,九服來同。有昔平吳,二陸稱寶。今也克涼,吾生獨矯。道映儒林,義為群表。我思與之,均于纻縞。仁乏田蘇,量非叔度。韓生屢降,林宗仍顧。千載曠游,遘茲一遇。藻詠風流,鄙心已悟。年時迅邁,物我俱逝。任之斯通,擁之則滯。結駟貽塵,屢空亦敝。兩聞可守,安有回賜。詩以言志,志以表丹。慨哉刎頸,義已中殘。雖曰不敏,請事金蘭。爾其勵之,無忘歲寒。
湯湯流漢,藹藹南都。載稱多士,載耀靈珠。邈矣高族,代記丹圖。
啟基郢域,振彩涼區。
吾生倜儻,誕發英風。紹熙前緒,奕世克隆。方圓備體,淑德斯融。
望傾群雄,響振華戎。
響振伊何,金聲克著。匡贊西藩,拯厥時務。放志琴書,恬心初素。
潛思淵渟,秀藻云布。
上天降命,祚鐘有代。協耀紫宸,與乾作配。仁邁春陽,功隆覆載。
招延隱叟,永貽大賚。
伊余櫟散,才朽質微。遭緣幸會,忝與樞機。竊名華省,廁足丹墀。
愧無熒燭,少益天暉。
明升非諭,信漸難兼。體卑處下,豈曰能謙。進不弘道,退失淵潛。
既慚朱闕,亦愧閭閻。
史班稱達,楊蔡致深。負荷典策,載蹈于心。四轍同軌,覆車相尋。
敬承嘉誨,永佩明箴。
遠思古賢,內尋諸己。仰謝丘明,長揖南史。遐武雖存,高蹤難擬。
夙興夕惕,豈獲恬止。
時之圯矣,靈運未通。鳳馬殊隔,區域異封。有懷西望,路險莫從。
王澤遠灑,九服來同。
有昔平吳,二陸稱寶。今也克涼,吾生獨矯。道映儒林,義為群表。
我思與之,均于纻縞。
仁乏田蘇,量非叔度。韓生屢降,林宗仍顧。千載曠游,遘茲一遇。
藻詠風流,鄙心已悟。
年時迅邁,物我俱逝。任之斯通,擁之則滯。結駟貽塵,屢空亦敝。
兩聞可守,安有回賜。
詩以言志,志以表丹。慨哉刎頸,義已中殘。雖曰不敏,請事金蘭。
爾其勵之,無忘歲寒。
高允簡介
唐代·高允的簡介

高允(390年—487年),字伯恭,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南北朝時期北魏大臣,著名文學家。 高允少年喪父,大器早成,氣度非凡,初為郡功曹。神麚四年(431年),為中書博士,遷中書侍郎,參修國記,教導太子。文明太后稱制,拜中書令、封咸陽公,加號鎮東將軍。出為散騎常侍、征西將軍、懷州刺史。高允歷仕五朝,太和十一年(487年)去世,年九十八,追贈侍中、司空公、冀州刺史、將軍,謚號文。
...〔 ? 高允的詩(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