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民謠 歸德府
中原民謠 歸德府。宋代。周麟之。 歸德府,四野坡池抱重阻。閼伯之墟舊宋州,心為大火占星土。昔我藝祖龍潛初,授鉞此地開炎圖。錄裳拜野休運(yùn)啟,王氣郁郁云扶輿。真人當(dāng)天朝萬宇,北望帝城天尺五。舟車輻輳川涂交,盡說南京比三輔。中興天子膺赤符,又臨此地登鸞車。版圖一失故地隔,坐使神州淪虜區(qū)。金杏園邊春色早,連阡粟麥濉河道。景物依然似昔時,只恨居民戴胡情。民言我宋潴仁深,況此舊名歸德軍。于今府號襲前躅,不日中原當(dāng)自復(fù)。金人無德亡無時,大德日隆天下歸。
[宋代]:周麟之
歸德府,四野坡池抱重阻。閼伯之墟舊宋州,心為大火占星土。
昔我藝祖龍潛初,授鉞此地開炎圖。錄裳拜野休運(yùn)啟,王氣郁郁云扶輿。
真人當(dāng)天朝萬宇,北望帝城天尺五。舟車輻輳川涂交,盡說南京比三輔。
中興天子膺赤符,又臨此地登鸞車。版圖一失故地隔,坐使神州淪虜區(qū)。
金杏園邊春色早,連阡粟麥濉河道。景物依然似昔時,只恨居民戴胡情。
民言我宋潴仁深,況此舊名歸德軍。于今府號襲前躅,不日中原當(dāng)自復(fù)。
金人無德亡無時,大德日隆天下歸。
歸德府,四野坡池抱重阻。閼伯之墟舊宋州,心為大火占星土。
昔我藝祖龍潛初,授鉞此地開炎圖。錄裳拜野休運(yùn)啟,王氣郁郁雲(yún)扶輿。
真人當(dāng)天朝萬宇,北望帝城天尺五。舟車輻輳川塗交,盡說南京比三輔。
中興天子膺赤符,又臨此地登鸞車。版圖一失故地隔,坐使神州淪虜區(qū)。
金杏園邊春色早,連阡粟麥濉河道。景物依然似昔時,隻恨居民戴胡情。
民言我宋潴仁深,況此舊名歸德軍。于今府號襲前躅,不日中原當(dāng)自複。
金人無德亡無時,大德日隆天下歸。
唐代·周麟之的簡介
(1118—1164)泰州海陵人,一說江寧人,字茂振。高宗紹興十五年進(jìn)士。歷官中書舍人、兵部侍郎,兼給事中。紹興二十九年,充金國哀謝使,言辭詳雅,金人為加禮。次年為同知樞密院事。金主背盟,復(fù)奉命出使,以主張俟金來南,盡銳奮擊,必能成功,辭之。因被劾,責(zé)授秘書少監(jiān)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
...〔
? 周麟之的詩(126篇) 〕
宋代:
劉克莊
官軍半夜血戰(zhàn)來,平明軍中收遺骸。
埋時先剝身上甲,標(biāo)成叢塚高崔嵬。
官軍半夜血戰(zhàn)來,平明軍中收遺骸。
埋時先剝身上甲,標(biāo)成叢塚高崔嵬。
明代:
釋函是
買斷青山長白云,閒栽桃李兩溪分。別來樵徑新松竹,憶去籬笆舊見聞。
佇立不堪人境異,遙看空見水天文。誰能千里謀晨夕,歸掩柴扉寄與君。
買斷青山長白雲(yún),閒栽桃李兩溪分。別來樵徑新松竹,憶去籬笆舊見聞。
佇立不堪人境異,遙看空見水天文。誰能千裡謀晨夕,歸掩柴扉寄與君。
宋代:
馮山
萬竹林間一徑升,滿巖金碧靜香燈。飛泉散亂垂千尺,危閣攲斜擁數(shù)層。
雨氣或從檐際落,風(fēng)光時向坐中凝。荒碑文字那能讀,合眼煎茶問老僧。
萬竹林間一徑升,滿巖金碧靜香燈。飛泉散亂垂千尺,危閣攲斜擁數(shù)層。
雨氣或從檐際落,風(fēng)光時向坐中凝。荒碑文字那能讀,合眼煎茶問老僧。
明代:
王恭
紅燭離堂酒半醒,驪歌今夕若為聽。故人好是身隨桂,浮客空嗟跡類萍。
花嶼晚鐘湖上別,鳳臺春樹夢中青。應(yīng)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
紅燭離堂酒半醒,驪歌今夕若為聽。故人好是身隨桂,浮客空嗟跡類萍。
花嶼晚鐘湖上別,鳳臺春樹夢中青。應(yīng)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
唐代:
王質(zhì)
春斑犀,秋彫胡,一年計,在江湖。赤腳白腳癯,黃鮮紅鮮圬。
茭白,茭白,■人漁子手拍拍,槳芽櫓臍曉香發(fā)。
春斑犀,秋彫胡,一年計,在江湖。赤腳白腳癯,黃鮮紅鮮圬。
茭白,茭白,■人漁子手拍拍,槳芽櫓臍曉香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