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龜
放龜。宋代。鄭伯英。 城中有四靈,麟鳳神龍龜。鳳翔兮千仞,麟兮不可羈。天用莫如龍,在在風云隨。拙哉老督郵,何時列於斯。浪言蓮上巢,甘作床下支。床支木為辱,刳剔良可悲。陂塘溢春水,爬沙闖晴羲。漁師舍網罟,掇取如拾遺。解甲伏碪砆,哀鳴極鳴咿。卜師更安忍,鑽灼無完肌。有身不自靈,昔聞今見之。百金出敝楮,駢首還清漪。千歲善保汝,左顧非我期。愿言貽日者,吉兇訪藂蓍。
[宋代]:鄭伯英
城中有四靈,麟鳳神龍龜。
鳳翔兮千仞,麟兮不可羈。
天用莫如龍,在在風云隨。
拙哉老督郵,何時列於斯。
浪言蓮上巢,甘作床下支。
床支木為辱,刳剔良可悲。
陂塘溢春水,爬沙闖晴羲。
漁師舍網罟,掇取如拾遺。
解甲伏碪砆,哀鳴極鳴咿。
卜師更安忍,鑽灼無完肌。
有身不自靈,昔聞今見之。
百金出敝楮,駢首還清漪。
千歲善保汝,左顧非我期。
愿言貽日者,吉兇訪藂蓍。
城中有四靈,麟鳳神龍龜。
鳳翔兮千仞,麟兮不可羈。
天用莫如龍,在在風雲隨。
拙哉老督郵,何時列於斯。
浪言蓮上巢,甘作床下支。
床支木為辱,刳剔良可悲。
陂塘溢春水,爬沙闖晴羲。
漁師舍網罟,掇取如拾遺。
解甲伏碪砆,哀鳴極鳴咿。
蔔師更安忍,鑽灼無完肌。
有身不自靈,昔聞今見之。
百金出敝楮,駢首還清漪。
千歲善保汝,左顧非我期。
願言貽日者,吉兇訪藂蓍。
唐代·鄭伯英的簡介
鄭伯英(一一三○~一一一九二),字景元,號歸愚翁,永嘉(今浙江溫州)人。與兄伯熊齊名,人稱大鄭公、小鄭公。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調秀州判官,自度不能俯仰於時,遂以親辭,終身不復仕。光宗紹熙三年卒,年六十三。有《歸愚翁集》,已佚。事見《水心集》卷一二《歸愚翁文集序》、卷二一《鄭景元墓志銘》。
...〔
? 鄭伯英的詩(5篇) 〕
元代:
王冕
自笑青云遠,誰憐白發孤?艱難知道路,瀟灑問江湖。
事業留詩卷,田園入畫圖。
自笑青雲遠,誰憐白發孤?艱難知道路,瀟灑問江湖。
事業留詩卷,田園入畫圖。
清代:
陳維崧
幾陣蟬嘶,趖了一枝花影。簾底下、井華冰冷。綃裳乍解,更紅酥寒凝。
似素藕、浸勾碧湖千頃。
幾陣蟬嘶,趖了一枝花影。簾底下、井華冰冷。綃裳乍解,更紅酥寒凝。
似素藕、浸勾碧湖千頃。
明代:
唐順之
禪宮舊枕清湖曲,與客尋幽試共登。獨樹春深初著蕊,空山行遍不逢僧。
臺荒曾與施烏食,城化徒聞駐鹿乘。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長似為然燈。
禪宮舊枕清湖曲,與客尋幽試共登。獨樹春深初著蕊,空山行遍不逢僧。
臺荒曾與施烏食,城化徒聞駐鹿乘。惟有松房明月影,夫年長似為然燈。
元代:
王逢
淮王昔下江南城,萬灶兵擁雙霓旌。
錦裘繡帽白玉帶,金戈鐵馬紅鞶纓。
淮王昔下江南城,萬竈兵擁雙霓旌。
錦裘繡帽白玉帶,金戈鐵馬紅鞶纓。
近現代:
嚴古津
正憶春風帳,驅車過古城。論茶供侍坐,看竹自從行。
吳下言夫子,江東阮步兵。龜堂詩萬首,箋注喜初成。
正憶春風帳,驅車過古城。論茶供侍坐,看竹自從行。
吳下言夫子,江東阮步兵。龜堂詩萬首,箋注喜初成。
:
盧前
承徐沈,詞話尚能鳴。后起蓉湖為世誦,常州壇坫得先聲。
齊物仰長明。
承徐沈,詞話尚能鳴。後起蓉湖為世誦,常州壇坫得先聲。
齊物仰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