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陵云寺
游陵云寺。宋代。蘇洵。 長江觸山山欲摧,古佛咒水山之隈,千航萬舸膝前過,仰視絕頂皆徘徊。足踏重濤怒洶涌,背負喬岳高崔嵬。予昔過此下荊渚,班班滿面生蒼苔。今來重到非舊觀,金翠晃蕩祥光開。縈回一徑上險絕,卻立下視驚心骸。蜀江迤邐漸不見,沫水騰掉震百雷。山川變化禹力盡,獨有道者嘗閔哀。琢山決水通萬里,奔走荊蜀如長街。世人至今不敢嫚,坐上蛻骨冷不埋。余今劫劫何所往,愧爾前人空自咍。
[宋代]:蘇洵
長江觸山山欲摧,古佛咒水山之隈,
千航萬舸膝前過,仰視絕頂皆徘徊。
足踏重濤怒洶涌,背負喬岳高崔嵬。
予昔過此下荊渚,班班滿面生蒼苔。
今來重到非舊觀,金翠晃蕩祥光開。
縈回一徑上險絕,卻立下視驚心骸。
蜀江迤邐漸不見,沫水騰掉震百雷。
山川變化禹力盡,獨有道者嘗閔哀。
琢山決水通萬里,奔走荊蜀如長街。
世人至今不敢嫚,坐上蛻骨冷不埋。
余今劫劫何所往,愧爾前人空自咍。
長江觸山山欲摧,古佛咒水山之隈,
千航萬舸膝前過,仰視絕頂皆徘徊。
足踏重濤怒洶湧,背負喬嶽高崔嵬。
予昔過此下荊渚,班班滿面生蒼苔。
今來重到非舊觀,金翠晃蕩祥光開。
縈回一徑上險絕,卻立下視驚心骸。
蜀江迤邐漸不見,沫水騰掉震百雷。
山川變化禹力盡,獨有道者嘗閔哀。
琢山決水通萬裡,奔走荊蜀如長街。
世人至今不敢嫚,坐上蛻骨冷不埋。
餘今劫劫何所往,愧爾前人空自咍。
唐代·蘇洵的簡介
蘇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蘇洵長于散文,尤擅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有《嘉祐集》傳世。
...〔
? 蘇洵的詩(55篇) 〕
明代:
陸粲
分司冠動神羊影,江渚舟沖白鷺群。見說武昌風日好,楚王宮殿藹晴云。
分司冠動神羊影,江渚舟沖白鷺群。見說武昌風日好,楚王宮殿藹晴雲。
清代:
申颋
昨夜山風急,吹葉驚客館。晨起聞雨聲,未覺妨游覽。
荷笠出孤村,行行雨漸緩。山峰與云峰,出沒渾不辨。
昨夜山風急,吹葉驚客館。晨起聞雨聲,未覺妨遊覽。
荷笠出孤村,行行雨漸緩。山峰與雲峰,出沒渾不辨。
明代:
黃省曾
四十時,履方砥節名譽揚。二府九列共翱翔,龍樓佳宴飛玉觴。
歸來意氣何洋洋,艷妻愛子牽錦裳。高堂朱戶奈樂何,高堂朱戶柰樂何。
四十時,履方砥節名譽揚。二府九列共翺翔,龍樓佳宴飛玉觴。
歸來意氣何洋洋,豔妻愛子牽錦裳。高堂朱戶奈樂何,高堂朱戶柰樂何。
:
項安世
未赴成都先夢到,才逢蜀客便心親。
江陵一見蒲居士,似向嚴家訪阿遵。
未赴成都先夢到,才逢蜀客便心親。
江陵一見蒲居士,似向嚴家訪阿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