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張伯端的詩 > 禪定指迷歌

禪定指迷歌

[宋代]:張伯端

如來禪性如水,體靜風波自止。

興居湛湛常清,不獨坐時方是。

今人靜坐取證,不道全在見性。

性於見里若明,見向性中自定。

定成慧用無窮,是名諸佛神通。

幾欲究其體用,但見十方虛空。

空中杳無一物,亦無希夷恍惚。

希恍既不可尋,尋之卻成乖失。

只此乖失兩字,不可執為憑據。

本心尚乃如空,豈有得失能所。

但將萬法遣除,遣令凈盡無馀。

豁然圓明自現,便與諸佛無殊。

色身為我桎梏,且恁和光混俗。

舉動一切無心,爭甚是非榮辱。

生身只是寄居,逆旅主號毗盧。

毗盧不來不去,乃知生滅無馀。

或問毗盧何似,只為有相不是。

眼前葉葉塵塵,塵葉非同非異。

況此塵塵葉葉,個個釋迦迦葉。

異則萬籟皆鳴,同則一風都攝。

若要認得摩尼,莫道得法方知。

有病用他藥療,病差藥更何施。

心迷須假法照,心悟法更不要。

又如昏鏡得磨,痕垢自然滅了。

本為心法皆妄,故令難盡諸相。

諸相離了何如,是名至真無上。

若欲莊嚴佛土,平等行慈救苦。

菩提本愿雖深,切莫相中有取。

此為福慧雙圓,當來授記居先。

斷常纖塵有染,卻於諸佛無緣。

翻念凡夫迷執,盡被情愛染習。

只為貪著情多,常生胎卵化濕。

學道須教猛烈,無情心剛似鐵。

直饒父母妻兒,又與他人何別。

常守一顆圓光,不見可欲思量。

萬法一時無著,說甚地獄天堂。

然后我命在我,空中無升無墮。

出沒諸佛土中,不離菩提本坐。

觀音三十二應,我當亦從中證。

化現不可思議,盡出逍遙之性。

我是無心禪客,凡事不會揀擇。

昔時一個黑牛,今日渾身總白。

有時自歌自笑,傍人道我神少。

爭知被褐之形,內懷無價之寶。

更若見我談空,恰似囫圇吞棗。

此法唯佛能知,凡愚豈解相表。

兼有修禪上人,只學鬧口合唇。

夸我問答敏急,卻元不識主人。

蓋是尋枝摘葉,不解窮究本根,

得根枝葉自茂,無根枝葉難存。

便逞已握靈珠,轉於人我難除。

與我靈源妙覺,遠隔千里之殊。

此輩可傷可笑,空說積年學道。

心高不肯問人,枉使一生虛老。

乃是愚迷鈍根,邪見業重為因。

若向此生不悟,后世爭免沉淪。

張伯端簡介

唐代·張伯端的簡介

張伯端

張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說(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號紫陽、紫陽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誠)。人稱“悟真先生”,傳為“紫玄真人”,又尊為“紫陽真人”。臨海(今屬浙江)人。自幼博覽群書,學貫古今中外,涉獵諸種方術。張伯端與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賢真人薛式、泥丸翠虛真人陳楠、瓊炫紫虛真人白玉蟾被奉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為:東華帝君王玄甫、正陽帝君鐘離權、純陽帝君呂洞賓、純佑帝君劉海蟾、輔極帝君王重陽)。張伯端真人之師為劉海蟾,桂林劉仲遠真人系張伯端真人所度化。

...〔 ? 張伯端的詩(95篇)

猜你喜歡

題徐賁眠云軒圖用高季迪韻

弘歷

明季能詩家,孰與渤海儔。偶然披此圖,喜復晤青邱。

紗幮對快晴,爽風蕩輕裯。胡乃滃勃云,不離幾案頭。

孫希汲出示所和杜允迪二詩因次韻并寄允迪以

郭印

草木藏春柳報先,誰將蒼馭快如鞭。

夜中一雨知無價,陌上三農慶有年。

曹仁憲謹榮壽 其二

元代黃璋

斯文今有主,一代頌鴻儒。道紹二程學,齡登九老圖。

化裁金作礪,持守玉為壺。我輩蒙嘉惠,稱揚豈近諛。

戲贈樂天、復言(此后三篇同韻)

唐代元稹

樂事難逢歲易徂,白頭光景莫令孤。弄濤船更曾觀否,
望市樓還有會無。眼力少將尋案牘,心情且強擲梟盧。
孫園虎寺隨宜看,不必遙遙羨鏡湖。

楊公濟歲暮惠酒

宋代強至

紺瓶白酒下吟堂,洗盞傾甆肯漫嘗。

寒屋自融春日面,煖杯能轉少年腸。

晨炊黃岡望海

宋代楊萬里

望中雪嶺界天橫,雪外青瑤甃地平。

白底是沙青是海,卷簾看了卻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