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張栻的詩 >
寒食前三日野步烏龍山中石上往往多新芽手擷盈匊酌玉泉煮之芳甘特甚有懷伯承兄賦此以寄
寒食前三日野步烏龍山中石上往往多新芽手擷盈匊酌玉泉煮之芳甘特甚有懷伯承兄賦此以寄
寒食前三日野步烏龍山中石上往往多新芽手擷盈匊酌玉泉煮之芳甘特甚有懷伯承兄賦此以寄。宋代。張栻。 披云得新腴,煮泉聽松風。香永味自真,不與馀品同。悠然泊莫留,歸來隱疏鐘。念昔湘濱游,年年擷芳叢。遲日照高嶺,新雷驚蟄龍。落硙快先啜,鼓腹欣策功。夜燈紫筠窗,香生編簡中。誰與共此樂,臭味有鄰翁。朅來七里城,日月轉飛蓬。山川豈不好,予憂日忡忡。酌此差自慰,思君復無窮。
[宋代]:張栻
披云得新腴,煮泉聽松風。香永味自真,不與馀品同。
悠然泊莫留,歸來隱疏鐘。念昔湘濱游,年年擷芳叢。
遲日照高嶺,新雷驚蟄龍。落硙快先啜,鼓腹欣策功。
夜燈紫筠窗,香生編簡中。誰與共此樂,臭味有鄰翁。
朅來七里城,日月轉飛蓬。山川豈不好,予憂日忡忡。
酌此差自慰,思君復無窮。
披雲得新腴,煮泉聽松風。香永味自真,不與馀品同。
悠然泊莫留,歸來隱疏鐘。念昔湘濱遊,年年擷芳叢。
遲日照高嶺,新雷驚蟄龍。落硙快先啜,鼓腹欣策功。
夜燈紫筠窗,香生編簡中。誰與共此樂,臭味有鄰翁。
朅來七裡城,日月轉飛蓬。山川豈不好,予憂日忡忡。
酌此差自慰,思君複無窮。
唐代·張栻的簡介
張栻是南宋中興名相張浚之子。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湖湘學派集大成者。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軒集》。
...〔
? 張栻的詩(326篇) 〕
宋代:
左緯
妻兒共一區,日夜謹相守。遙驚白旗來,不覺四散走。
汝死吾不知,吾亡汝何咎。隔林聞哭聲,相見真成偶。
妻兒共一區,日夜謹相守。遙驚白旗來,不覺四散走。
汝死吾不知,吾亡汝何咎。隔林聞哭聲,相見真成偶。
:
傅子馀
赤日杲杲行方中,須臾大火燒長空。海涯七月天如沸,獨有此地神所鐘。
二子高步將誰同,四山歷歷無奇峰。乃從高處望鄉國,亦思絕頂摩神宮。
赤日杲杲行方中,須臾大火燒長空。海涯七月天如沸,獨有此地神所鐘。
二子高步將誰同,四山曆曆無奇峰。乃從高處望鄉國,亦思絕頂摩神宮。
唐代:
閻寬
下帷長日盡,虛館早涼生。芳草猶未薦,如何蜻蛚鳴。
秋風已振衣,客去何時歸。為問當途者,寧知心有違。
下帷長日盡,虛館早涼生。芳草猶未薦,如何蜻蛚鳴。
秋風已振衣,客去何時歸。為問當途者,甯知心有違。
元代:
張翥
月似二年前好。人比二年前老。今夕又鯨川,但欠酒杯傾倒。聞道。聞道。三徑漸荒秋草。
月似二年前好。人比二年前老。今夕又鯨川,但欠酒杯傾倒。聞道。聞道。三徑漸荒秋草。
宋代:
方一夔
前程在處暗危機,脫跡紅塵入翠微。清水一竿張釣具,白云四壁掛樵衣。
馬惟畫骨空嗟瘦,龍不點睛那解飛。差有陳編相伴住,時將詩句洗前非。
前程在處暗危機,脫跡紅塵入翠微。清水一竿張釣具,白雲四壁掛樵衣。
馬惟畫骨空嗟瘦,龍不點睛那解飛。差有陳編相伴住,時將詩句洗前非。
元代:
成廷圭
野水明春色,晴沙帶汐痕。朱樓黃鳥日,青草白鵝村。
野老能分席,官軍不到門。毋煩問漁艇,即此是桃源。
野水明春色,晴沙帶汐痕。朱樓黃鳥日,青草白鵝村。
野老能分席,官軍不到門。毋煩問漁艇,即此是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