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杜牧的詩 > 題禪院

題禪院

[唐代]: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歲青春不負公。

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飏落花風。

題禪院譯文及注釋

譯文

整條酒船給喝個精光,十年的青春歲月,總算沒有虛度。

今日,我兩鬢銀絲,躺在寺院的禪床上,風吹落花,茶煙在風中輕輕飄飏。

注釋

詩題一作《醉后題僧院》。禪院:寺院。

“觥(gōng)船”句:化用畢卓典故,據《晉書·畢卓傳》:”得酒滿數百斛船,四時甘味置兩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觥,酒杯。觥船即載滿酒的船。棹,船槳。

公:指酒神。

禪榻:禪床,僧人打坐用的床具。

飏(yáng):飄。

題禪院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詩人恬淡閑適的生活情趣,當是作者晚年時在禪寺修養時有感而作。

參考資料:

1、陳光.杜牧詩賞讀:線裝書局,2007:166-167

題禪院鑒賞

  前兩句寫詩人年輕時落拓不羈、以酒為伴的瀟灑生涯。詩人暗用畢卓的典故,說自己十多年來,常常乘著扁舟載著美酒,自由自在地泛舟漂流,在酒的世界里如同畢卓那樣,忘憂忘返,覺得萬事皆空。用十年的青春歲月來與酒相伴,真算得上不辜負酒神。這里的“觥”、“公”同音雙關,由“觥”到“公”的轉換見出詩人對酒的贊頌,酒以其忘憂解憂而成了詩人的友人、恩人。由此也暗寓著詩人在多年來郁郁不得志、借酒澆愁的真實生活狀態。

  后兩句表現出一種洞悉世情的灑脫。詩人如今已經兩鬢斑白了,斜臥在禪床邊,品著僧人獻上的清茶,見煮茶的裊裊輕煙盤旋在微風中,此刻的閑情與安逸愜意飄然。可能是詩人借清茶一杯以消酒渴,也可能是晚年因體衰而不能多飲聊且以茶代酒,或是因茶而思酒,但這兩句所透露出來的清幽境界和曠達情思,韻味深長。詩人杜牧平生留心當世之務,論政談兵,卓有見地,然而卻投閑置散,始終未能得位以施展抱負,以致大好年華只能在漫游酣飲中白白流逝,落得“今日鬃絲禪榻畔,茶煙輕揚落花風”的結果。此處“茶煙”與前面的“觥船”相應,“落花”與“青春”相應,說明一生自許甚高的詩人已經步入衰老之境,不僅施展抱負無從說起,就連酣飲漫游也不復可能,只有靠參禪品茗來消磨剩余的歲月。

  全詩通過酒與茶兩種境界的對比描寫,深蘊著對人生的獨特體悟。年輕時的風流放浪以及壯志難酬,全在“觥船”、“青春”等語句中體現出來;而今清靜禪院中的“禪榻”、“茶煙”所引發的萬般感慨,如同縈繞于落花風中的茶煙一樣散去無蹤。這首詩中包含著對年華老去時的感念與豁達、對過去青春歲月的追懷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全詩灑落而不見其辛酸。

杜牧簡介

唐代·杜牧的簡介

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 杜牧的詩(438篇)

猜你喜歡

平望遇雨

清代李燧

匹練橫空日氣清,菰蒲葉戰風蕭蕭。一聲雷送太湖雨,七十二峰云擁潮。

參政大資毗陵張公挽詩十首

宋代周麟之

晚歲游真館,分符蒞別京。

九關留客鑰,千騎按屯營。

月夜登燕子磯

清代馬鼎梅

風濤自吐吞,今古向誰論。山欲截江住,云思挾月奔。

潮洶瓜步闊,峰擁秣陵尊。多少登臨客,都無名姓存。

己卯歲除夜

宋代趙友直

剛迎新歲至,俄驚歲復分。

燒燈明萬戶,爆竹響千門。

御園初夏 其四

弘歷

老翁犁把耕新潤,弱婦筐鉤伐遠揚。常在豳風圖畫里,那能辛苦忘農桑。

江上晚興有懷金海住先生

清代吳詢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

遙遙湖上山,粼粼沙中石。余霞斂復晴,昏煙淡將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