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杜甫的詩 > 戲為韋偃雙松圖歌

戲為韋偃雙松圖歌

[唐代]:杜甫

天下幾人畫古松,畢宏已老韋偃少。

絕筆長風起纖末,滿堂動色嗟神妙。

兩株慘裂苔蘚皮,屈鐵交錯回高枝。

白摧朽骨龍虎死,黑入太陰雷雨垂。

松根胡僧憩寂寞,龐眉皓首無住著。

偏袒右肩露雙腳,葉里松子僧前落。

韋侯韋侯數相見,我有一匹好東絹。

重之不減錦繡段,已令拂拭光凌亂。

請公放筆為直干。

戲為韋偃雙松圖歌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天下有幾人精于畫古松?畢宏已老韋偃還年輕。

畫成停筆便覺松梢長風起,滿堂觀者無不動容嘆神奇。

兩株古松暴裂著長滿苔蘚的皮,盤繞的高枝有如青鐵交錯而屈曲。

剝蝕的樹干好像龍虎的白骨,陰森的樹葉好像低垂的雷雨。

松很處一位西域僧人在靜息,眉發斑白神情超脫無拘羈。

袒露右肩光著雙腳,身前松子落滿地。

韋侯啊韋侯盡快來相見,我有一匹好素絹。

其價不亞于錦繡緞,舒展時把那光影亂。

我已讓人把它修飾得平展,請您揮筆畫直干。

注釋

韋偃(yǎn):《歷代名畫記》“偃”作“鷃”,是唐代著名畫家,本為京兆人,后寓居于蜀。

畢宏:當時著名畫家,善畫古松奇石,天寶年間官為御史,后拜給事中。

絕筆:謂畫成而擱筆。長風起纖末:形容此畫之筆力勁健,風格高舉。

嗟(jiē):贊嘆。

屈鐵:比喻松枝彎曲而色黑如鐵。

太陰:這里指陰森黑暗。

胡僧:西域僧人。憩(qì):休息。

龐眉皓首:長眉白頭。住著:佛教用語,即執著。

偏袒(tǎn)右肩:佛教徒身披袈裟,袒露右肩,以表示恭敬。

韋侯:即韋偃。數:快。

東絹:四川鹽亭縣有鵝溪,縣出絹,謂之鵝溪絹,亦名東絹。

錦繡段:精美的絲織品。

光凌亂:指素絹舒展時光影凌亂的樣子。

直干:指樹干挺拔的松樹。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22

2、王新龍.杜甫文集:中國戲劇出版社,2009:104-105

3、韓成武.杜甫詩全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62

戲為韋偃雙松圖歌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于唐肅宗上元元年(760)。韋偃善畫鞍馬、松石,朱景玄《唐朝名畫錄》:“(韋偃)畫高僧、松石、鞍馬、人物,可居妙上品。”杜甫初到成都后,就與韋偃相識,這首題畫詩,就作于這個時候。

參考資料:

1、韓成武.杜甫詩全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62

2、周嘯天 等.唐詩鑒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299-300

戲為韋偃雙松圖歌鑒賞

  此詩起句語調平緩,“天下幾人畫古松,畢宏已老韋偃少”總出韋偃善畫松且正當年,接著,突然發出警語:是說當韋偃畫成擱筆的時候,松樹梢末忽起清風,滿堂觀畫的人都為之動色,驚嘆松畫的神妙。這與“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的驚人句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段八句,具體描繪韋偃《雙松圖》中的景象,詩境即是畫境。意思長滿苔蘚的雙松樹皮,已經坼裂,屈曲如鐵的松枝,交錯回環。“白摧”、“黑入”二句分承上文詩意,就“皮裂”和“枝回”作進一步的形象描繪。“白摧朽骨龍虎死”,是指松皮坼裂的枝干好象龍虎的朽骨,韋偃用枯淡的筆法畫枝干,所以說“白摧”。“黑入太陰雷雨垂”,形容回環枝干上的松葉,好像下垂的陰云雷雨,韋偃用濃潤的筆觸畫樹蔭,因此稱“黑入”。“松根胡僧”以下四句,描寫松下入定僧,神態宛然。須眉花白的胡僧在松下入定,右肩和雙腳任其袒露,寂無聲息,似乎在休憩,連松葉中的松子掉下來也不知道。

  詩人喜愛韋偃的松畫,于是備絹求畫。“韋侯韋侯數相見”,可見詩人與韋偃已是熟識的朋友,所以他便拿出“不減錦繡段”的“好東絹”,請畫家縱筆作畫。韋偃畫松,以屈曲見奇,畫直干松就難以顯示出他畫技的長處,杜甫卻請求他“放筆為直干”,這里是說:你能縱筆畫直干的松樹嗎?強人所難,戲之也。也可見兩人交情深厚。全詩別無“戲”意,直到結句才照應題上的“戲”字。

  題畫詩最基本的藝術要求是,詩人應當進入畫的實境中,把繪畫美轉化為詩藝美。此詩開頭四句和結尾五句,從《雙松圖》的藝術效果著筆,渲染韋偃畫藝的出神入化,以至引起詩人的極大興致,出絹求畫。而中段八句,才是描寫《雙松圖》的畫面,畫的實境是雙松和松下老僧。前四句,描繪雙松宛轉盤曲之態、煙霞風云之變,著力表現松的奇崛之美;后四句,描摹松下老僧瀟灑脫俗的神情,著力再現人物的靈異之美。松之奇崛和僧之靈異,融為一體,構成整幅《雙松圖》的繪畫美。詩人用詩的語言再現了它們,造成了奇峭的詩境美。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猜你喜歡

宋代強彥文

空有青山自龍虎,可能荒塚更衣冠。

山居遣興

易蘩

囂境何如靜境棲,長吟人坐小窗西。地偏時有閒車馬,客至猶能具黍雞。

四面松疏蟾送影,半溝水淺燕銜泥。誰知領取幽居趣,合計詩壇細品題。

送人還槜李 其一

清代屈大均

我自三云塞,來歸百粵城。故人離別盡,邊地姓名輕。

孔雀自相妒,梅花無此情。如君是知己,應解識生平。

春雨軒

弘歷

積素流光映彩鐙,上元今歲景偏增。若論春雪如春雨,便慶食升有四升。

贈性甫

邢參

僦卻樓居恣賞春,臨溪更得采香蘋。一瓢醴酒常浮月,數篋遺書不受塵。

靜語未嘗關世務,醉眠多是任天真。耆年無恙貧無慮,絳帳傳經喜有人。

總宜園

宋代翁元龍

此間不愧總宜名,山色湖光任雨晴。

鴻雁一聲秋意慘,疏楊援曳尚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