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貫云石的詩 > 清江引·棄微名去來心快哉

清江引·棄微名去來心快哉

[元代]:貫云石

棄微名去來心快哉,一笑白云外。知音三五人,痛飲何妨礙?醉袍袖舞嫌天地窄。

清江引·棄微名去來心快哉譯文及注釋

譯文

拋棄那微不足道的名位,歸隱后多么暢快,笑聲傳到白云外。三五個知心朋友相聚,無所顧忌地開懷痛飲又有什么妨礙?酒足飯飽后揮袖起舞,只嫌天地太窄。

注釋

清江引:曲牌名。南曲屬仙呂入雙調;北曲又叫《江兒水》,屬雙調。五句。字數定格為七、五、五、五、七。多用為小令。

微名:微不足道的名聲。這里指作者視功名權力如浮塵。去來:源于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指歸隱。

白云:比喻歸隱。

知音三五人:典出《論語》。三五,本是約數,表示人數不多。

清江引·棄微名去來心快哉創作背景

  貫云石在任翰林學士期間,對朝廷險惡的政治斗爭有深刻的了解。他在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 “稱疾辭還江南”,結束官場生涯,即為此故。此曲是作者于延祐元年(1314年)辭官之后在南游途中所作,寫于作者辭官初至杭州之時。

參考資料:

1、墻峻峰等注評.元曲三百首:長江文藝出版社,2015.07:第114頁

2、田寶琴.詩詞曲賦名作鑒賞大辭典 詞曲賦卷:北岳文藝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第798頁-第796頁

清江引·棄微名去來心快哉鑒賞

  此曲開頭便以“棄微名去來心快哉”直陳主題。視功名為微名,體現了其不追名逐利的性格態度。“棄”是主動放棄,貫云石本是將門勛臣的后裔,年紀尚輕便仕途暢達,將來必定大有作為,他卻選擇了急流勇退,毅然辭官而去,這種與眾不同的選擇,自然比平常人的境界要高出一等。

  接著,“一笑白云外”正是對“心快哉”的進一層闡釋。此時,作者已擺脫了丑惡官場,身處“白云外”,即回歸田園,樂享自然之趣。這對于熱愛自由的貫云石而言,的確值得放聲“一笑”。這五個字承接上文,語氣短促,暢快淋漓。

  “知音三五人”句中隱含了作者辭官后南游路上與志同道合之人相遇相知之事,其中包括他在梁山泊與漁翁吟詩夜話,在普陀山同詩僧魯山共賦美景,與各路知音詩酒唱和。擺脫世俗桎梏,回歸本性,又兼有好友相伴,自然生起“痛飲何妨礙”的豪興。這幾句描寫環環相扣,意境渾成,充分展現了作者的自在與痛快。而最后一句“醉袍袖舞嫌天地窄”夸張而不張揚,體現了作者率真自然、豪邁奔放的性情。這種酒后流露真性情的描寫,更顯出作者對自由的追求。

  這首散曲貫穿著不羈奔放之情,筆調率真,性情豪放,生動展現了作者蔑視功名、豪放不羈的形象。

貫云石簡介

唐代·貫云石的簡介

貫云石

貫云石(1286~1324) 元代散曲作家。字浮岑,號成齋,疏仙,酸齋。出身高昌回鶻畏吾人貴胄,祖父阿里海涯為元朝開國大將。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貫只哥,即以貫為姓。自號酸齋。初因父蔭襲為兩淮萬戶府達魯花赤,讓爵于弟,北上從姚燧學。仁宗時拜翰林侍讀學士、中奉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不久稱疾辭官,隱于杭州一帶,改名“易服”,在錢塘賣藥為生,自號“蘆花道人”。今人任訥將他的散曲與自號“甜齋”。

...〔 ? 貫云石的詩(65篇)

猜你喜歡

嘉祥分司元宵

明代薛瑄

行臺北面是蒼山,古柏風生分外寒。又值元宵春一度,謾燒紅燭伴清歡。

送鈐轄館使王公

宋代解程

武帳推恩詔十行,雍容鳴玉覲清光。

四年愛日民謠浹,五月炎風驛路長。

布袋和尚贊

宋代李之儀

盛著底是病,拈出底是藥。眾生以相見我,卻道風狂顛錯。

秋來葉落歸根,春去鳥啼花落。只這便是生涯,說甚重重樓閣。

時人為張周劉三姓語

兩漢佚名

三人共宅夾清漳。張南周北劉中央。

擬古雜詩三首 其一

明代黎遂球

遠與君別者,昨日已今日。迢迢萬馀里,歸期安可必。

盜賊多殺人,兵氣天地黑。昨日我出門,卜筮俱云吉。

朝云墓十首次孫西庵先生韻 其五

何絳

何處風光最可憐,四鄰凋謝變桑田。重牽匹馬吟紅葉,可惜雪花鋪白氈。

壇上古松疑度世,渡頭芳草憶前年。幽居寂寞無人入,落日深山哭杜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