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盧照鄰的詩 >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代]: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xiāng)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譯文及注釋

譯文

韻譯

九月九日眺望那故鄉(xiāng)的山川,鄉(xiāng)思歸心飛越那隱約的風煙。

遠在他鄉(xiāng)和大伙喝著菊花酒,身隔萬里傷心望著雁飛南天。

散譯

九月九日登上玄武山遠望山河,回歸故鄉(xiāng)的心思、回歸故土的熱望,濃得如眼前聚集的風塵。

身在別人的家鄉(xiāng)我們一起喝下這菊花酒,我們離家萬里,望著大雁飛過的天空,心中有著一樣的悲傷。

注釋

九月九日:即重陽節(jié)。玄武山:蜀地山名。

積風煙:極言山川阻隔,風煙彌漫。

金花酒:即菊花酒。菊花色黃,稱黃花,又稱金花。重陽節(jié)飲菊花酒,是傳統(tǒng)習俗。

鴻雁天:鴻雁飛翔的天空。

參考資料:

1、張長青.中國古典詩詞名篇文化鑒賞: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204

2、孫建軍.《全唐詩》選注 :線裝書局,2002:181

3、任國緒.初唐四杰詩選:陜西人民出版社,1992:151

4、楊佐義.每周一唐詩:長春出版社,1993:6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創(chuàng)作背景

  總章二年(669)盧照鄰來到益州新都任職。時任沛王府修撰的王勃,因寫《斗雞檄》觸怒高宗,被趕出沛王府,于是年六月遠游到了西蜀。秋冬之間,盧照鄰從益州來到梓州。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在蜀地任官的邵大震與王勃、盧照鄰三人同游玄武山,互相酬唱,這首詩即為盧照鄰當時所作。

參考資料:

1、耿建華著.唐宋詩詞精譯(詩卷):黃河出版社,1996:9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鑒賞

  這首七言絕句寫詩人在旅途中過重陽,登高遠望所見所感,抒發(fā)濃濃的思歸的情懷。

  首句點明題旨: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登高遠望。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自古以來就有登高的習俗。游子在外,都難免思鄉(xiāng)思歸,登高遠望時,當然會遙望古鄉(xiāng)的山川。這一句非常恰切地寫出了游子此時此地的望鄉(xiāng)動態(tài)。次句由動態(tài)轉寫心情,這種“歸心歸望”的情懷,不是直抒胸臆抒發(fā)出來,而是寄寓在“風煙”中,一個“積”字很有分量,道出了歸心歸望的程度。風煙有多濃多廣,那么詩人的“歸心歸望”也就有多濃多廣。這樣表現(xiàn)了詩人的歸思歸望是濃濃的厚厚的。

  最后兩句寫詩人遠在他鄉(xiāng)的高山上,和大家一起喝著節(jié)日的菊花酒,而這里與故鄉(xiāng)身隔萬里,只能傷心地望著鴻雁飛向南天。重陽登高喝菊花酒是習俗,飲酒是敘事,而游子此時思歸,難免多飲幾杯,借以消鄉(xiāng)愁,這就是事中寓情;飲酒消鄉(xiāng)愁,敘事中寄寓了鄉(xiāng)愁之情。“鴻雁天”是寫景,是鴻雁南飛之景,而詩人是范陽人,雁南飛而反襯人不能北歸,這就是景中含情了。

  楊慎舉出此詩與王勃《蜀中九日》“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他席他鄉(xiāng)送客杯。人今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認為兩詩雷同。實際上,王詩與此詩正好可以參讀。王、盧的《九日》詩,雖然題材相同,構思相似,但是王詩的結句,問得癡情,問得無理而妙,表現(xiàn)詩入對南方生活的厭倦。而盧詩的結句,是以雁南飛反襯人不可北歸的鄉(xiāng)思.。都是膾炙人口的名句,但藝術特色不同,非抄襲雷同可比。這兩首詩,立意清新,情感真切,構思細密,結構完整,是唐人絕句中的名篇。所謂“王、揚、盧、駱當時體”也。具實盧照鄰的詩,以“適意為宗”,“不以繁辭為貴”,題材廣泛,深情流麗,雄勁自然,富有奇崛的幻想色彩,無論是在“初唐四杰”中還是在整個害初詩壇,都是十分突出的。

盧照鄰簡介

唐代·盧照鄰的簡介

盧照鄰

盧照鄰,初唐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范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無明載,盧照鄰望族出身,曾為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盧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后人譽為經典。

...〔 ? 盧照鄰的詩(127篇)

猜你喜歡

善權即事十首 其三

宋代李綱

雪著溪山澹復濃,行舟疑在玉壺中。云藏半嶺深難見,冰塞長川邈未通。

賴有僧房容假榻,未應塵跡嘆飄蓬。勞生夢幻成何事,萬古閑愁一笑空。

瞻六堂即事十首 其八

明代羅萬杰

閱物一雙醒眼,藏身數(shù)卷奇書。休言世事蕉鹿,輸與神仙蠹魚。

自甲浦道太湖四十里見異香諸山喜而有作

明代沈周

清苕達宜興,道湖已成算。仆夫卻告難,風浪卒莫玩。

勸我陟山麓,正爾免憂患。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斷。

張丞見和次韻答之

宋代陳造

我本山林人,娛老有日用。

時須禽一戲,暇乃笛三弄。

浣溪沙

兩漢佚名

酒拍胭脂顆顆新。丹砂然火棄精神。暑天秋杪錦生春。香味已驚櫻實淡,絳皮還笑荔枝皴。美人偏喜破朱唇。

鳳銜杯 詠秦羽陽宮瓦

近現(xiàn)代溥儒

羽陽宮殿悲何處。彩云蕭史同朝暮。霸業(yè)久隨塵,問咸陽、可憐焦土。

祗河岳,還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