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入松·九日
風入松·九日。元代。張可久。 瑯瑯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橋邊。西風潑眼山如畫,有黃花休恨無錢。細看茱萸一笑,詩翁健似常年。
[元代]:張可久
風入松·九日創作背景
元代時期人們重視重陽賞菊。客居杭州的張可久也在重九日到西湖出游,仲秋時節,金風送爽,菊蕊飄香。張可久寫下了這首作品,表達自己愉悅的心情。
元代時期人們重視重陽賞菊。客居杭州的張可久也在重九日到西湖出游,仲秋時節,金風送爽,菊蕊飄香。張可久寫下了這首作品,表達自己愉悅的心情。
唐代·張可久的簡介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
? 張可久的詩(330篇) 〕
唐代:
張籍
水上山沉沉,征途復繞林。途荒人行少,馬跡猶可尋。
雪中獨立樹,海口失侶禽。離憂如長線,千里縈我心。
水上山沉沉,征途複繞林。途荒人行少,馬跡猶可尋。
雪中獨立樹,海口失侶禽。離憂如長線,千裡縈我心。
:
張海鷗
丹楓無意鬧春頭,總趁霜華染素秋。裝點山川增氣象,充盈黌舍慰鄉愁。
何人可解飄零意,幾處能盟澹蕩鷗。煙雨樓頭人獨立,憑欄細認越王州。
丹楓無意鬧春頭,總趁霜華染素秋。裝點山川增氣象,充盈黌舍慰鄉愁。
何人可解飄零意,幾處能盟澹蕩鷗。煙雨樓頭人獨立,憑欄細認越王州。
明代:
童軒
曾是陶公手種來,山中風雨老莓苔。佇看貢入明堂用,還似當年宰相才。
曾是陶公手種來,山中風雨老莓苔。佇看貢入明堂用,還似當年宰相才。
明代:
朱誠泳
三分春色正當中,媚景撩人處處同。斜日小亭人醉后,杏花香散一簾風。
三分春色正當中,媚景撩人處處同。斜日小亭人醉後,杏花香散一簾風。
明代:
張以寧
今代高人張師夔,繭紙畫出紫陽詩。青山娟娟洗宿霧,綠樹粲粲含朝曦。
孤篷高卷在沙腳,一叟獨坐閒支頤。返思前夜風雨惡,滿蓑白雨飛淋漓。
今代高人張師夔,繭紙畫出紫陽詩。青山娟娟洗宿霧,綠樹粲粲含朝曦。
孤篷高卷在沙腳,一叟獨坐閒支頤。返思前夜風雨惡,滿蓑白雨飛淋漓。
:
弘歷
塵凈天逵宿雨過,帝京景物鬯清和。年來深識盈虛理,每對休徵謹畏多。
塵淨天逵宿雨過,帝京景物鬯清和。年來深識盈虛理,每對休徵謹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