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晏殊的詩 > 送凌侍郎還宣州

送凌侍郎還宣州

[宋代]:晏殊

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擁使旌。

津吏戒船東下穩,縣僚負弩晝歸榮。

江山謝守高吟地,風月朱公故里情。

曾預漢庭三獨坐,府中誰敢伴飛觥。

送凌侍郎還宣州譯文及注釋

譯文

日南邊防重鎮,古宣城歷史悠久,有兩千年的歷史了,天上的神仙使用著旌旗。

管理渡口的官吏押運船只,安全前往東邊,同縣做官的背著弓箭走在前面光榮地返回故鄉。

謝朓曾在宣城任太守,用歌吟唱此地,這里也是朱公愛情故事的發源地。

如果人們要坐著喝酒的話,像凌策的大人,誰還敢與他并起并坐,傳杯把盞。

注釋

凌侍郎:宋代工部侍郎,字子奇,涇縣凌彎人。侍郎,官名。漢代郎官的一種,本為官廷的近侍。東漢以后,尚書的屬官,初任稱郎中,滿一年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自唐以后,中書、門下二省及尚書省所屬各部均以侍郎為長官之副,官位漸高。相當于部長、副部長級別。

宣州:知府,知州。

日南:漢郡,漢武帝時設立,在今越南中部,東漢末以后,為林邑國所有。

藩(fān)郡:封建時代稱屬國屬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邊防重鎮。

古宣城:自公設郡以來,歷代為郡、州、府城,相沿二千多年而不輟,古稱古宣城。

碧落:道家稱東方第一層天,碧霞滿空,叫做“碧落”。這里泛指天上。

使旌(jīng):用旌旗。

津吏:古代管理渡口﹑橋梁的官吏。

戒船:這里指押運船只。

縣僚(liáo):同在一縣做官。

負弩(nǔ):背著弓箭走在前面,表示極為尊敬。

歸榮:光榮地返回故鄉。

謝守:指謝朓,他曾在宣城任太守。

風月:指男女間情愛之事。

朱公:陶朱公,即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詳,春秋楚國宛(河南南陽)人。

漢庭三獨坐:東漢光武帝在加強監察官僚權威方面,創造了一個有趣的形式,叫做三獨坐。

飛觥(gōng):傳杯。

參考資料:

1、毛健.東漢"三獨坐"論[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第2期).

2、《古代漢語字典》編委會編.古代漢語字典: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05.1:全書

送凌侍郎還宣州創作背景

  由于李順起義,川陜許多選官都不愿意上任,凌策自動請示出任,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凌策從蜀地回來,皇上有意擢用,但凌策得病。這首七律就是晏殊送凌策回鄉時寫的。

參考資料:

1、呂來好編著.古代送別詩詞三百首: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4.09:182

送凌侍郎還宣州鑒賞

  這是一首送別詩,是晏殊送當時的工部侍郎凌策返鄉。

  首聯“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擁使旌”,介紹古宣城是塊圣地。碧霞滿空,神仙都要搖動旌旗,在那里聚集。歷史上的宣城“易置不常,統治稱重”宣城地靈人杰,便有凌侍郎這樣的人才。

  頜聯“津吏戒船東下穩,縣僚負弩晝歸榮”,寫凌策任廣南西路轉運使時,受命重新籌劃從嶺南運輸香藥至京師,凌策請求先由陸路運到南安,然后向北改為水運,只用士兵八百人,比過去節省下大量人力和大筆運費。由此,“盧之翰任廣州無廉稱,以策有干名,命代之,賜金紫。”凌策任英州知州期間,其時廣、英路從吉河到板步二百里,每年盛夏瘴氣四起,來往過客十死八九。凌策請求從大源洞開山修路,縮短了行程,方便了運輸行旅。“由此,“代還,知青州。東封,以供億之勤,超拜都官郎中,入判三司三勾院,出知揚州。”凌策押船營運、開山修路獲得如此的成功與殊榮。

  頸聯“江山謝守高吟地,風月朱公故里情”,寫凌策的家鄉宣城原是謝朓、朱公的所住地。謝朓曾在宣城任太守,在府治之北陵陽峰上建室,取名“高齋”,吟出“空為大國憂,紛詭驚非一。安得掃蓬徑,銷吾愁與疾”等詩句,故有“謝守高吟地”之說。朱公即范蠡,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實業家。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輔佐越國勾踐滅吳國,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變官服為一襲白衣與西施西出姑蘇,泛一葉扁舟于五湖之中。因古宣城“禹貢揚州之域,”故有“朱公故里”之稱。

  尾聯“曾預漢庭三獨坐,府中誰敢伴飛觥”,贊揚凌策的功績,一般人是不能比擬的。詩人不是從正面來寫,而是用“三獨坐”典,顯示凌策身份的高貴及功勞之大。詩人說,如果人們要坐著喝酒的話,像凌策的大人,誰還敢與他并起并坐,傳杯把盞,從側面頌揚凌策的功勞。

  晏殊詩詞有其思想上與藝術上的獨特追求。他希望以歌頌太平為出發點,藝術上又追求“氣象”,同時也講求詞的可歌性。在宋朝的所有宰相中,晏殊也許算是活得最明白的一個。歌頌太平正是其詩詞創作趨于一途的共同表現,這也是由晏殊所處的環境、地位決定的。他不少作品直接寫酒增加宴席上的歡樂氣氛。如《奉和圣制上元夜》、《浣溪沙》等。這首詩借寫酒來歌頌凌侍郎及他的家鄉,但在一定程度上向“溫柔敦厚”靠攏,無凄厲之音,得中和之美,珠圓玉潤,其中感情如陳年甘醴,看似平淡,品之味長。

晏殊簡介

唐代·晏殊的簡介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 ? 晏殊的詩(368篇)

猜你喜歡

鵲橋仙

明代沈宜修

輕花拂露,長空掛月,人在秋香院小。盈盈一水兩相思,■能得、佩環聲繞。

銖衣羅薄,翠蛾愁損,試向瓊綃低告。無端窗外曉光催,掩泣望、星橋又杳。

庚戌春赴南雍省侍秋半乃還頗有賦詠而亡其稿追憶僅得此下十章 其八 過蕪湖

羅欽順

佳麗蕪湖縣,千年拱帝京。樹連淮浦碧,江逐海潮平。

天地容疏拙,風波托死生。不將詩句覓,對景若為情。

古意五首 其三

戴梓

庭前有嘉樹,雙雙落奇鳥。卿云散組翰,煥彩張靈葆。

乳哺群雛嬌,噰噰聚晴曉。春風游冶郎,翠騎飛芳草。

山中五無奈何 其一

唐代李涉

無奈落葉何,紛紛滿衰草。疾來無氣力,擁戶不能掃。

欲訪云外人,都迷上山道。

瓶花 其二

清代朱景英

攲斜態亦自然佳,暈臉初勻鏡檻排。看未回身春已熟,斑騅誰踏洛陽街。

半月臺歌

弘歷

望月惟有登臺宜,不規其滿規半時。半可至滿滿將虧,此義吾聞諸庖羲。

開襟海岳樓閣重,忽如擁出滄溟東。玉階瓊戺露半面,弗升弗沉懸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