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致遠的詩 > 紅繡鞋·晚秋

紅繡鞋·晚秋

[元代]:李致遠

夢斷陳王羅襪,情傷學士琵琶。又見西風換年華。數杯添淚酒,幾點送秋花。行人天一涯。

紅繡鞋·晚秋譯文及注釋

譯文

從與洛神相會的夢中醒來,有如白居易作《琵琶行》那樣感傷。秋風又起流年易逝。幾杯酒下肚勾起傷心的眼淚,黃花幾點送走了秋光,獨自一人浪跡天涯。

注釋

中呂:宮調名。紅繡鞋:北曲曲牌名,又名“朱履曲”,入“中呂宮”,亦入“正宮”。首二句對。第四、五句多作五字對句。與南曲不同。晚秋:曲題。

夢斷:夢被截斷。指從夢中驚醒。陳王:指三國魏文學家曹植。他最后的封地是陳郡(今河南淮陽),謚號“思”,故被稱為陳思王、陳王。羅襪:絲襪。

學士琵琶:指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琵琶行》詩,詩中對琵琶女寄予深切的同情,并有感于自己與琵琶女“同是天涯淪落人”而格外傷感。

西風換年華:秋風蕭颯,一年將盡。

添淚酒:化用范仲淹《蘇幕遮·碧云天》詞中“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句意。

天一涯:天各一方。指相隔遙遠。

參考資料:

1、蔣星煜 等.元曲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1251

紅繡鞋·晚秋鑒賞

  此曲以“晚秋”作題,描寫送別時的傷感。晚秋本身有一種凄涼蕭瑟的氣氛,更加快襯出傷感離別之痛,反映出作者與洛神失之交臂的無限痛苦。

  運用典故閃示意象而不加詳述,從而啟動讀者的經驗和聯想,是古代文學作品常用的表意手法。文章開頭連用陳王羅襪、學士琵琶兩個典故,開篇點題。接著又用“淚酒”和“秋花”兩個意象,來加強文章的傷情色彩。面對漂泊天涯的處境,只能酒淚齊下,有著無限的哀思。揮手自此去,天涯兩地人,加上作品中著意突出深秋的肅殺,收到令人了黯然神傷的效果。

  從曲子起首兩句的兩則典故來看,內容都同異性之間的萍水相逢有關,這種邂逅引出了一段動情的故事,然而其悲劇性正在于情緣的曇花一現。詩人已明知“夢斷”,卻依然禁不住“情傷”,可見他的一往情深,這種注定無法再現的情夢,便為全曲定下了一種惆悵與失落的基調。值得一提的是,曹植的《洛神賦》記稱“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雖未說明具體的時日,但賦中有“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語,可知他與洛神的相遇正值秋季;而白居易《琵琶行》,則明言“楓葉荻花秋瑟瑟”、“唯見江心秋月白”。這兩個典故都符合“晚秋”的題面,在本作中恐怕不是偶然的。這樣一來,“又見西風換年華”,既是作者的真切感受,又與前述的典故照應相合,就更覺意味深長了。

  在秋天的悲涼氣氛中,作者又以苦酒與殘花為陪襯,敘出了自己“天一涯”的漂泊現實。一場情夢本就無憑,再加上時間的暌隔(“又見西風換年華”)與空間的距離(“行人天一涯”),就使人倍覺不堪了。作品的每一句都不啻為一聲嘆喟,詩人將這種種內容納于“晚秋”的題目之下,其處境與心境的悲凄,就是呼之欲出的了。

  此曲的主要藝術特色是大量引用前人離別傷感的詩句,來表現作者的離愁別緒,堪稱一首寫離別的佳作。文章的精妙之處還在于,全文寫離別卻無一“離”字,顯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

李致遠簡介

唐代·李致遠的簡介

李致遠,生平事跡不詳。何夢華抄本《太平樂府》注云“江右(今江西)”至元中,客居溧陽(今屬江蘇)。存小令26首,套數4篇及雜劇《還牢未》。仇遠相交甚密。據仇遠寫給李致遠的《和李志遠君深秀才》詩中說他“有才未遇政績損”“亦固窮忘怨尤”“一瓢陋巷誓不出,孤云野鶴心自由”,可以看出他仕途不順,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性格孤傲清高。《太和正音譜》列其為曲壇名家,評其曲曰:“如玉匣昆吾?!?

...〔 ? 李致遠的詩(21篇)

猜你喜歡

重過東湖二首

宋代趙蕃

敝車羸服豫章城,幾向東湖得細行。

不但屢來人似識,白鷗相慣亦忘驚。

角招 雨后涼甚,燈下讀《蘭當詞》,漫賦

清代樊增祥

了無暑。南來幾、梅風吹霽虹雨。博山煙一縷。輕度魫窗,縈帶芳樹。

羅衣楚楚。添半臂、泥金剛彀。玉簟龍鱗似水,仗六曲畫屏風,把新寒防護。

宿隱微山房

元代華幼武

二月蘭舟泊上宮,春云不雨玉壇空。

苔生白石斑斑綠,魚養丹池個個紅。

鯸魚

弘歷

湖中藻荇蕃,蔓延叢累積。搴芼與铚艾,萌芽旋充斥。

舟楫礙泛流,波瀾溷澄碧。是應例除莠,詢得一良策。

乾封驛早行

宋代陸游

己巳被驛書,乙亥戒徂兩,扶衰犯霜露,疲憊不可狀。

夜行星滿天,晨起雞初唱,槁枝燒代燭,凍菜擷供餉。

題董邦達西湖畫冊十四幅 其一 昭慶寺

弘歷

招提湖北角,閱武便曾過。碧篆消新火,青松拿老柯。

客心惜頹廢,僧意冀檀那。欲擬從其愿,民財慮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