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孟浩然的詩 > 都下送辛大之鄂

都下送辛大之鄂

[唐代]:孟浩然

南國辛居士,言歸舊竹林。未逢調鼎用,徒有濟川心。

予亦忘機者,田園在漢陰。因君故鄉去,遙寄式微吟。

都下送辛大之鄂鑒賞

  前四句敘述辛大,后四句敘述自己。南方的辛居士,要回家鄉去了。他空有“濟川”之心,而沒有發揮“調鼎”之用。信佛教而不出家的稱為居士。“濟川”,在這里也是求官的比喻。“調鼎”本來是宰相的職責,這里用來比喻做官。這兩句詩,寫得很堂皇,說穿了,只是說;他想求個一官半職,可是竟沒有到手。有人把“濟川心”講做“救世濟民的心”,未免抬得太高了。

  后半首說自己也是一個“忘機者”,家園也在漢水邊上,因為聽說你要回家去,所以從遠地寄這首詩給你,以表慰問之情。“忘機者”是忘卻了一切求名求利、勾心斗角的機心的人。這是高尚的比喻,事實上是指那些在功名道路上的失敗者。《詩經·邶風》有一首詩,題名《式微》。有一個黎國的諸侯,失去了政權,寄居在衛國。他的臣子做了這首詩,勸他回去。“式微”的意義是很微賤。亡國之君,流落在外,是微賤之至的人。孟浩然說這首詩是“式微吟”,是鼓勵辛大回家鄉的意思。這個辛大,想必也是一位落第進士,和孟浩然一樣的失意人物。所以這首送別詩,沒有惜別之意,而表達了自己的式微之感,從而抒寫了自己的鄉愁。古典文學中用“式微”一詞,相當于現在的“沒落”。“式馓吟”就是“沒落之歌”。

孟浩然簡介

唐代·孟浩然的簡介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 孟浩然的詩(286篇)

猜你喜歡

聽簡上人吹蘆管三首

唐代張祜

蜀國僧吹蘆一枝,隴西游客淚先垂。
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
細蘆僧管夜沈沈,越鳥巴猿寄恨吟。

東行口占 其三

清代陳夢雷

風塵三載羽書馳,填海曾聞精衛悲。豈意上官專草稿,翻令巷伯嘆南箕。

鑠金祗為招群忌,投杼何當慰母疑。行矣帝鄉猶未遠,還勝凝碧望閽時。

枕煙亭聽白三琵琶 其一

清代鄧漢儀

白狼山下白三郎,酒后偏能說戰場。颯颯悲風飄瓦礫,座間人似到昆陽。

送石昌言歸蜀

宋代韓維

省署聊休直,皇恩許過家。

朝廷寵儒雅,車騎有光華。

夏日御園閒詠 其三

弘歷

風槐煙柳綠成帷,影度紗欞午日遲。暫向幾馀閒學草,偶因吟罷亦敲棋。

曲池新漲分魚子,碧宇高空放鶴兒。最愛子西傳好句,依稀山靜小年時。

八寶妝

清代姚燮

桃葉無家,楊花同命,一十六春如夢。漢碧紗欞煙蘚滿,抹上秋痕無縫。

當年橫燭倚簫,咽露凄聲,能教抱柳纖蟬恐。不信弱蘭風悴,韶華虛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