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崔顥的詩 > 送單于裴都護赴西河

送單于裴都護赴西河

[唐代]:崔顥

征馬去翩翩,城秋月正圓。

單于莫近塞,都護欲臨邊。

漢驛通煙火,胡沙乏井泉。

功成須獻捷,未必去經年。

送單于裴都護赴西河譯文及注釋

譯文

你騎著征馬,翩翩而去;秋天城中,明月正圓。

匈奴單于你切莫靠近我漢家邊塞,如今我都護將軍正欲蒞臨邊關。

漢家驛道中,烽火接連燃起,胡地沙多,井泉難尋。

功成之后要獻戰利品,你此番北去,用不了一年就可以做到這一點。

注釋

單(chán)于:指單于都護府,唐代六大都護府之一。轄治磧南突厥部落諸府州,大約相當于今河套以北地區,治所在云中。裴都護:事跡不詳。都護:官名,都護府設有大都護、副都護,管轄境內的邊防、行政及各族事務。

征:即行,遠行。

城秋:一作“秋城”。

單于:這里指少數民族首領。

臨邊:一作“回邊”。

驛:即驛道,此指邊防要道。煙火:即烽火。

胡沙:指少數民族居住的沙漠地區。乏:一作“泛”。井泉:一作“水泉”。

獻捷:指戰勝后所獲得的俘虜和戰利品。

經年:即一年,長年。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05

2、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66-67

送單于裴都護赴西河鑒賞

  崔顥的這首《送單于裴都護赴西河》是一首送別詩,也是一首邊塞詩。

  此詩開頭“征馬去翩翩,城秋月正圓”兩句寫詩人送人遠去,而明月正圓,暗寓友人遠去后心中無限惆悵。征馬,點明裴都護遠赴邊庭。翩翩,贊其風度。城秋,點明送別地點和時節。

  頷聯“單于莫近塞,都護欲臨邊”寫裴都護遠赴單于都護府鎮守邊關。這里“單于”既是實指敵人首領,又暗點裴都護所往之地,語義雙關。這兩句以虛擬的告誡敵人的口吻措辭,告誡敵酋不要輕舉妄動,擾犯邊關,襯寫裴都護強大的聲威,諧謔而又豪壯。

  頸聯“漢驛通煙火,胡沙乏井泉”,邊防要道上烽煙四起,表明此時邊關形勢急迫,又暗寓了裴都護到任后,邊關防備嚴密。胡地黃沙漫天,大漠瀚海,缺乏水泉,自然條件惡劣。“胡沙”一句,既是實寫邊地之景,又暗寓了都護鎮守邊關的艱辛。

  結尾“功成須獻捷,未必去經年”兩句寫裴都護此去鎮守邊關,不必經年就能成功獻捷,呼應前面“單于莫近塞”,這既是夸贊和祝愿,也是勉勵。

  這首送別之作,語言樸實,格調剛健高昂,挾幽并慷慨之氣,風骨凜然,正如徐獻忠所言:“(崔)顥詩氣格齊俊,聲調倩美,其說塞垣景象,可與明遠(鮑照)抗庭。”

崔顥簡介

唐代·崔顥的簡介

崔顥

崔顥 唐開元年間進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寶中為司勛員外郎。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他那首《黃鶴樓》,據說李白為之擱筆,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贊嘆。《全唐詩》存其詩四十二首。

...〔 ? 崔顥的詩(51篇)

猜你喜歡

讀渡江諸將傳

宋代王邁

讀到諸賢傳,令人淚灑衣。

功高成怨府,權盛是危機。

贈王尊師

唐代姚合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游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復何顏。

銅雀臺

元代陳孚

古臺百尺生野蒿,昔誰筑此當涂高。上有三千金步搖,滿陵寒柏圍鳳綃。

西飛燕子東伯勞,塵間泉下路迢迢。龍帳銀箏紫檀槽,怨入漳河翻夜濤。

無題集玉溪生詩十九首 其二

胡士瑩

春陰只欲傍高樓,樓上黃昏望欲休。蠟照半籠金翡翠,繡檀回枕玉雕鎪。

宓妃腰細才勝露,王粲春來更遠游。目斷故園人不至,花明柳暗繞天愁。

以臺柑寄漫塘報以詩用韻謝之

宋代王遂

屈平作頌獨稱渠,曾此西山立丑懦。

君子得輿知有待,高林碩果未嘗無。

送賀御史出守蘇州

明代吳寬

吳民方切九重憂,祖道休將五馬留。朝寧久稱真御史,封疆還屬古諸侯。

香凝燕寢韋郎詠,棹續花橋白傅游。我忝郡人無以頌,擬叨循吏傳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