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岑參的詩 > 早發焉耆懷終南別業

早發焉耆懷終南別業

[唐代]:岑參

曉笛引鄉淚,秋冰鳴馬蹄。

一身虜云外,萬里胡天西。

終日見征戰,連年聞鼓鼙。

故山在何處,昨日夢清溪。

早發焉耆懷終南別業譯文及注釋

譯文

破曉的笛聲催下我思鄉的淚滴,秋日的冰水響過了奔馳的馬蹄,

我孤單一人置身于西北的塞外,幾萬里途程我處在遙遠的天西。

終日里只見邊塞上不斷的征戰,連年來只聽軍隊中戰鼓的敲擊;

親愛的家鄉你如今究竟在何處?昨日的夢中我又回故鄉的清溪!

注釋

焉耆(yān qí):指焉耆都護府,為安西四鎮所轄都護府之一,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西南。終南別業:指岑參在長安東南終南山所居住的高冠別業。別業,即別墅。

曉笛:清晨羌笛吹奏之聲。

秋冰:胡塞屬高寒地帶,入冬早,故雖秋日業已結冰。

虜(lǔ):對西北邊地的蔑稱。

鼓鼙(pí):戰鼓,這里指征戰之事。鼙,鼓的一種。

故山:指岑參隱居的終南山。

清溪:指終南山的小溪流。

參考資料:

1、劉開揚.岑參詩選: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53-54

2、高光復.高適岑參詩譯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194-196

早發焉耆懷終南別業創作背景

  天寶八載(749),岑參為右威衛錄事參軍,充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此詩當為詩人于天寶九載秋天行役于焉耆時作。

參考資料:

1、高光復.高適岑參詩譯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194-196

早發焉耆懷終南別業鑒賞

  這首五律是詩人塞外旅途中的懷鄉之作,它以蒼涼的格調,傾訴了自己對家鄉的眷戀。

  那是一個邊地的拂曉,深秋的塞外,天氣寒涼,詩人又跨上戰馬,踏著秋日的冰水出發了。晨風送來瑚婉的笛聲,這笛聲不由引起詩人對故鄉的懷念,兩行熱淚滾滾流下。詩歌就從這里開頭?!皶缘选保扒锉?,“馬蹄”,交織成一幅單純而又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的塞外秋曉行旅圖,點示出“早發”之意。而這種蒼涼的意境中,透露出獨處異地的鄉思,這便是首句的“鄉淚”,從而暗示出“懷”字?!皯选?,被渲染異地風情的“晚笛”所引發,所烘托,是統攝作者眼前這幅畫面的中心,也是貫穿全詩的線索。

  以下六句便集中寫“懷”?!耙簧硖斣仆?,萬里胡天西”,這一聯寫邊塞的遙遠和自己的形單影只?!耙簧怼迸c“萬里”互相對照,突出了獨處塞外的孤零?!疤斣啤焙汀昂臁闭f的都是塞外,而用兩句反復來寫,就突出了異地的感覺?!疤斣啤倍浴巴狻?,“胡天”而言“西”,就都強調了邊塞的遙遠,歸家的不易,也就暗示出“懷”的原因。這兩句與《安西客館中思長安》里的詩句“絕域地欲盡,孤城天遂窮”都表達了一種獨處異地的愁思?!敖K日見征戰,連年聞鼓鼙”,上句從所見,下句從所聞寫邊塞上單調而又連續不斷的征戰生活。當詩人置身于這種生活之中的時候,他就發現,這種生活與作者自己原來的想象有一定的距離,并不是那樣浪漫的。馬上顛簸,飄忽無定,鄉路迢迢,歸家無期,詩人是不可能不時而生出對故鄉的懷念和對征戰生活的厭倦情緒的。從某一方面說,這也反映了戍邊將士對長期征戰的厭倦及對和平安定的眷戀。

  詩的最后兩句寫思念故鄉,形之夢寐。“故山”點出“懷”的對象,“今”承上文眼前景,“何在”啟下句故鄉景,用一問退出一“夢”,突出表現了對家鄉之不能不時時縈懷。并且,“昨日夢”和今“曉笛”相呼應,反映了詩人之所以聞笛而落淚,并不是憑空的,而是以他對故鄉的深沉思念為基礎的。寫到這里,“早發焉耆懷終南別業”這個題目所點示的幾層意思,尤其是貫穿全詩的“懷”字,就表現得十分完滿而又含蓄了。

  全詩從“早發”落筆,層層寫來,宛轉赴題,情景交融,層次井然,感情十分深沉。

岑參簡介

唐代·岑參的簡介

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 岑參的詩(374篇)

猜你喜歡

運禪人求偈

釋德洪

石室如仄磬,春云如翠被。翛然無事僧,來此時枕臂。

無求即無憂,有身還有累。永懷彭尊宿,一席曾遁世。

和張自行過城南作畫

明代錢宰

負郭高居晝不開,繞階流水綠于苔。花前洗筆供詩畫,馬上敲門知客來。

深樹流鶯通宴席,碧香浮蟻滟春杯。官衙正在行軍幕,醉后何妨犯夜回。

尋胡處士不遇

唐代韓翃

到來心自足,不見亦相親。說法思居士,忘機憶丈人。
微風吹藥案,晴日照茶巾。幽興殊未盡,東城飛暮塵。

聞角

元代黃庚

譙角咿嗚到枕邊,邊情似向曲中傳。梅花三弄月將晚,榆塞一聲霜滿天。

織錦佳人應有恨,枕戈老將想無眠。爭如二月春風市,賣酒樓頭聽管弦。

三部樂 和霞盦風后木葉枯脫之作

清代楊玉銜

林禿山髡,掃木葉一空,似頭新沐。蠣墻薜荔,凌亂詩人吟屋。

未歲寒、松柏先凋,豈梅花五月,笛聲飛玉。橫汾帆亂,又唱大風一曲。

雜畫

何孟春

莫道春風好,春風易白頭。

君看花里鳥,亦有世間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