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高適的詩 > 雜曲歌辭·薊門行五首

雜曲歌辭·薊門行五首

[唐代]:高適

薊門逢古老,獨立思氛氳。一身既零丁,頭鬢白紛紛。勛庸今已矣,不識霍將軍。

漢家能用武,開拓窮異域。戍卒厭糠核,降胡飽衣食。關亭試一望,吾欲淚沾臆。

邊城十一月,雨雪亂霏霏。元戎號令嚴,人馬亦輕肥。羌胡無盡日,征戰幾時歸。

幽州多騎射,結發重橫行。一朝事將軍,出入有聲名。紛紛獵秋草,相向角弓鳴。

黯黯長城外,日沒更煙塵。胡騎雖憑陵,漢兵不顧身。古樹滿空塞,黃云愁殺人。

雜曲歌辭·薊門行五首鑒賞

  “薊門逢古老”這一首詩描寫了老卒的凄涼境遇,令人同情。全詩言辭沉痛、悲哀、失望而無奈,似用邊塞的血淚和成。不難想象,像這樣的老卒不知有多少,長年戍邊的艱辛可見一斑。

  “漢家能用武”這一首詩反映了戍卒食用匱乏,投降的胡人卻豐衣足食的情況,批判了唐朝統治者窮兵黷武的舉措。全詩表達了詩人對戍卒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表達了對邊境潛在危機的深深憂慮,言辭悲愴,感人肺腑。

  在“邊城十一月”這一首詩中,詩人坦言敵人的強大,頗具軍事家的胸懷和才干,進而嘆息,邊境何日得寧,戰士何日得歸。在古代,中原地區統治者常以天朝上國自居,輕視周邊少數民族,而詩中,詩人極有遠見卓識地看到胡人的力量其實十分強大,有時甚至明顯優于漢族軍隊。后來的元滅宋、清滅明,即印證了詩人的觀點。詩人當時只是看到胡兵強于守軍,因此邊境堪憂,并未能見識到胡兵竟能踐踏整個中原。但詩人不囿于成見,而能面對實際,正視問題,發現問題,認識問題,提出問題,從這一點上,這是詩的價值可以說遠遠超出其作為一篇文學作品在文藝上的價值。

  “幽州多騎射”這首詩稱頌了守邊戍卒的驍勇善戰。全詩先總寫幽州民俗的風貌,崇尚勇武;隨即指出,他們不但善武而且樂于效力軍前,保衛鄉土,建立功勛。但詩人親眼目睹了他們狩獵時的場面,不過這場面已夠讓人感到欣喜了。保家衛國從來不只是軍隊的事情,更需要有民眾的參與,才能將侵略者掀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詩人目睹這一群生龍活虎、武藝高強的邊疆健兒,對邊境油然而生了幾分安全感。

  “黯黯長城外”這首詩描述了邊塞戰事紛紜的情況。在詩中,詩人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沉痛地訴說了一場激烈的戰斗,詩中的景物描寫切合戰斗實際,烘托出慘烈的戰斗氛圍,而這種景色又是戰斗中獨有的,因此寫景即是寫戰爭。在字里行間讀者還可以感受到詩人面對這慘劇時難以遏制的悲憤心情。

高適簡介

唐代·高適的簡介

高適

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于《高常侍集》。高適與岑參并稱“高岑”,其詩作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 ? 高適的詩(216篇)

猜你喜歡

襄陽公宅飲

唐代孟浩然

窈窕夕陽佳,豐茸春色好。欲覓淹留處,無過狹斜道。
綺席卷龍須,香杯浮瑪瑙。北林積修樹,南池生別島。
手撥金翠花,心迷玉紅草。談笑光六義,發論明三倒。

題鄭侍御藍田別業

唐代張喬

秋山清若水,吟客靜于僧。小徑通商嶺,高窗見杜陵。
云霞朝入鏡,猿鳥夜窺燈。許作前峰侶,終來寄上層。

里中有虛傳榜帖者

宋代錢時

榜帖虛傳鬨里閭,聚門如束散如驅。莫言此個無端的,世上浮名總是虛。

奇臺

清代史善長

遠樹千堆合,平沙萬井開。山通南北套,地接上中臺。

日落明駝走,風聲驛騎來。紫狐求不易,高閣且徘徊。

望江南 其三

清代顧貞立

東亭好,疏雨逗庭梧。小酉閣前山水畫,晚妝樓外輞川圖。

燕子引新雛。

喜晤王叔淵別駕即送其之沭陽

清代曹俊

亂離同失路,異地忽相逢。執手垂清淚,關心非舊容。

話憐今日短,情苦往時濃。況又明朝別,愁難載酒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