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白居易的詩 > 江樓月

江樓月

[唐代]: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雖同人別離。

一宵光景潛相憶,兩地陰晴遠不知。

誰料江邊懷我夜,正當池畔望君時。

今朝共語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詩。

江樓月創作背景

  這是白居易給元稹的一首贈答詩。809年(元和四年)春,元稹以監察御史使東川,不得不離開京都,離別正在京任翰林的摯友白居易。他獨自在嘉陵江岸驛樓中,見月圓明亮,波光蕩漾,遂浮想聯翩,作七律《江樓月》寄白居易,表達深切的思念之情。

江樓月鑒賞

  詩的前半是“追憶舊事”,寫離別后彼此深切思念的情景。明月之夜,清輝照人,最能逗引離人幽思:月兒這樣圓滿,人卻相反,一個在嘉陵江岸,一個在曲江池畔;雖是一般明月,卻不能聚在一起共同觀賞,見月傷別,頃刻間往日歡聚步月的情景浮現在詩人眼前,涌上詩人心頭。以“一宵”言“相憶”時間之長;以“潛”表深思的神態。由于夜不能寐,思緒萬千,便從人的悲歡離合又想到月的陰晴圓缺,嘉陵江岸與曲江池畔相距很遠,詩人不知道兩地是否都是這樣的“明月”之夜,這樣的詩句將離情別緒說得十分動人。“兩地陰晴遠不知”在詩的意境創造上別出心裁。第一聯里,離人雖在兩地還可以共賞一輪團?“明月”,而在第二聯里,詩人卻擔心著連這點聯系也難于存在,從而表現出更樸實真摯的情誼。

  詩的后半則是寫詩人處于“新境”,敘述他對“舊事”的看法。“誰料江邊懷我夜,正當池畔望君時”,“正當”表現出白居易和元稹推心置腹的情誼。以“誰料”冠全聯,言懊惱之意,進一層表現出體貼入微的感情:若知如此,就該早寄詩抒懷,免得嘗望月幽思之苦。以“今朝”、“方”表示悔寄詩之遲,暗寫思念時間之長,“共語”和“同悔”又表示出雙方思念的情思是一樣的深沉。

  這首詩,雖是白居易寫給元稹的,卻通篇都道雙方的思念之情,別具一格。詩在意境創造上有它獨特成功之處,主要是情與景的高度融合,看起來全詩句句抒情,實際上景已寓于情中,每一句詩都會在讀者腦海中浮現出動人的景色,而且產生聯想。當讀者讀了前四句,會聯想到江樓、圓月的景象和詩人凝視吟賞的情景,這較之實寫景色更豐富、更動人。

白居易簡介

唐代·白居易的簡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 ? 白居易的詩(2585篇)

猜你喜歡

弘歷

春雨既優沾,望晴人盡同。朝來徂云凈,樹杪吹涼風。

一慰復一慮,新麥正芃芃。過寒生理妨,踟躕意無悰。

寄題朱元晦武夷精舍

宋代陸游

山如嵩少三十六,水似邛郲九折途。

我老正須閑處著,白云一半肯分無?

四月初四日聞績溪凡十五都賊焚欲盡傍出焚歙縣之南鄉遂焚至昌化

元代方回

昔日初聞寇,諸人早出師。焚燒寧太廣,收剿已無遺。

斧鉞何曾鈍,雷霆豈肯遲。遷延非決策,那得更狐疑。

登高

宋代陳絳

勸君莫辭滿酌酒,瑤林瓊木皆良友。

就中此會難暫忘,一年兩經九月九。

詠史十首 其一 楊妃

楊浣芬

寵賜溫泉浴,長生記定情。忽驚鼙鼓至,空自玉顏傾。

鴛鴦湖棹歌 之六十二

清代朱彝尊

青粉墻低望里遙,紅泥亭子柳千條。

郎船但逐東流水,西麗橋來北麗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