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劉楨的詩 > 贈從弟·其一

贈從弟·其一

[魏晉]:劉楨

泛泛東流水,磷磷水中石。

蘋藻生其涯,華葉紛擾溺。

采之薦宗廟,可以羞嘉客。

豈無園中葵?懿此出深澤。

贊美 

贈從弟·其一譯文及注釋

譯文

山澗里溪水順暢地向東流去,溪水清澈,水中的石頭清晰可見。

蘋藻這些水草在水邊默默地生長,十分茂盛,隨著微波輕輕蕩漾。

采集它們可以用作宗廟祭祀,可以進獻給尊貴的賓客。

難道沒有菜園中的冬葵這種珍貴的蔬菜可以用來進獻嗎?這是因為蘋藻來自幽遠的水澤,更加美好、可貴。

注釋

從(舊讀zòng)弟:堂弟。

泛泛:水流貌。

磷磷:形容石頭色彩鮮明。

蘋(pín)藻: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

華葉:花與葉。

羞:通“饈”。嘉客:佳客,貴賓。

懿(yì):美好。

參考資料:

1、邵陽市第一中學網.贈從弟·其一

贈從弟·其一鑒賞

  這首詩,詠的是“蘋藻”。蘋藻生于幽澗,“托身于清波”,歷來被視為潔物,用于祭、享。此詩詠蘋藻,開筆先敘其托身之處的非同凡俗:“泛泛”敘澗水暢流之狀,“磷磷”寫水中見石之貌。讀者眼前,頓時出現了一派幽涼、清澈的澗流。然后才是蘋藻的“出場”:“蘋藻生其涯,華葉紛擾溺”——在幽澗清流之上,蘋藻出落得花葉繽紛,隨著微波輕輕蕩漾,顯得何其清逸、美好!“采之薦宗廟,可以羞(進)嘉客。”這就是人們用作祭享、進獻貴賓的佳品呵!這兩句寫蘋藻的美好風姿,用的是映襯筆法。讀者可以感覺到,其間正有一股喜悅、贊美之情在汩汩流淌。接著,詩人忽然拄筆而問:“豈無園中葵?”意謂:難道園中的冬葵就不能用嗎?回答是深切的贊嘆:“懿(美)此出深澤!”但蘋藻來自深遠的水澤,是更可貴、更能令人贊美的。這兩句,用的又是先抑后揚的筆法:前句舉“百菜之主”園葵之珍以壓蘋藻,是為抑;后句贊蘋藻之潔更勝園葵,是為揚。于問答、抑揚之中,愈加顯得蘋藻生于幽澤而高潔脫俗的可貴。以此收束全詩,令人讀來余韻裊裊。

劉楨簡介

唐代·劉楨的簡介

劉楨

劉楨(?-217),三國時魏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山東東平寧陽人。博學有才,與魏文帝友善。后以不敬罪被刑,刑后署吏。所作五言詩,風格遒勁,語言質樸,重名于世,今有《劉公干集》。

...〔 ? 劉楨的詩(34篇)

猜你喜歡

過呂梁 其一

明代邊貢

解纜洪流樹,侵星過呂梁。風云猶帝里,山水即吾鄉。

硯拂秋嵐濕,衣沾曉露涼。長年欣暑退,伊軋棹歌長。

慈竹

宋代王令

不求丹鳳食,不學景龍吟。

自有慈仁意,相依歲月深。

和張自行過城南作畫

明代錢宰

負郭高居晝不開,繞階流水綠于苔。花前洗筆供詩畫,馬上敲門知客來。

深樹流鶯通宴席,碧香浮蟻滟春杯。官衙正在行軍幕,醉后何妨犯夜回。

次吳白樓卷中韻

明代林俊

文會雞鳴記往年,秋山回首四朝前。典刑數老今誰在,風雨重陽句尚傳。

禮祀放晴中夜月,齋壇分碧北陵煙。直廬奎聚翻成感,舊臆新悰一闇然。

取道長河進宮齋戒即目有懷點筆成什 其四

弘歷

必告慈寧曉問安,延緣桂棹溯游瀾。黍芃麥秀香風里,縹緲西池直北看。

贈維揚故人

唐代徐鉉

東京少長認維桑,書劍誰教入帝鄉。一事無成空放逐,
故人相見重凄涼。樓臺寂寞官河晚,人物稀疏驛路長。
莫怪臨風惆悵久,十年春色憶維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