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賀的詩 > 老夫采玉歌

老夫采玉歌

[唐代]:李賀

采玉采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

老夫饑寒龍為愁,藍溪水氣無清白。

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

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風雨如嘯,泉腳掛繩青裊裊。

村寒白屋念嬌嬰,古臺石磴懸腸草。

老夫采玉歌譯文及注釋

譯文

民工不斷地采玉啊采玉,要采那珍貴的水碧。不過是雕琢成貴婦的首飾,替貴婦們裝扮容姿。

老漢饑寒交迫來采玉,鬧騰得水中蛟龍也愁戚。碧藍的藍溪水啊,也被翻攪得渾濁不清了。

夜黑雨狂的山岡上,老漢只好以榛子充饑。杜鵑聲聲哀怨啼血,就像老漢悲傷的淚滴。

又深又險的藍溪水,把多少采玉工人活活吞食。葬身水中的冤魂啊,縱然過了千年仍怨恨藍溪。

又陡又斜的山坡上,柏樹呼嘯,風狂雨急。老漢腰系繩索蕩悠悠,從山腳直垂到藍溪底。

心理掛念著寒村茅舍里,嬌兒弱女在嗷嗷哭啼。看著山崖石級上的懸腸草,老漢的心悲戚無已。

注釋

水碧:碧玉名,其色青碧,從溪底水中采出。

步搖:古代貴族婦女的一種首飾,上面用金銀絲穿繞珠玉,作花枝形,戴上后隨步搖動,故名。好色:使容顏美好。色,指女色、女容。

“老夫”兩句:年老的玉工們為饑寒所迫,不斷到藍溪水中翻攪尋玉,搞得溪水沒有清白的時候,龍都煩惱了。藍田縣在陜西省長安附近,產玉,世稱藍田玉。《太平寰宇記》:“藍田山在藍田縣南三十里,一名玉山,一名車覆車山,灞水之源出于此。”藍溪水中出產一種名貴的碧玉,叫藍田碧。

蓁(zhēn):同“榛”。榛子可食。

“杜鵑”句:寫采玉的老夫哭得眼中出血,就像杜鵑啼血一樣悲慘。

厭:通“饜”,飽食、吞噬之意。因采玉工常溺死于水中,故言。一說指厭惡,因采玉工溺死者甚多,所以溪水對活人也感到厭惡。

斜山:陡斜的山坡。

“泉腳”句:巖石上道道水流之間,還懸掛著采玉人攀援時用的繩索,在風雨中搖擺不定。

白屋:窮人住的簡陋的房屋。嬌嬰:指老人家中的小兒女。

石磴(dèng):石級;石臺階。懸腸草:又名思子蔓、離別草等。這里用作生死離別的象征和見證。

參考資料:

1、馮浩非 徐傳武.李賀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84-87

2、張國舉 等.唐詩精華注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618-619

老夫采玉歌創作背景

  唐代長安附近的藍田縣以產玉著名,縣西三十里有藍田山,又名玉山,它的溪水中出產一種名貴的碧玉,叫藍田碧。但由于山勢險峻,開采這種玉石十分困難,民工常常遇到生命危險。《老夫采玉歌》便是以此為背景。

參考資料:

1、袁行霈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018-1020

老夫采玉歌鑒賞

  這首詩是寫采玉民工的艱苦勞動和痛苦心情。首句重疊“采玉”二字,表示采了又采,沒完沒了地采。頭兩句是說民工不斷地采玉,不過是雕琢成貴婦的首飾,徒然為她們增添一點美色而已。“徒”字表明了詩人對于這件事的態度,既嘆惜人力的徒勞,又批評統治階級的驕奢,一語雙關,很有分量。

  從第三句開始專寫一個采玉的老漢,忍受著饑寒之苦,下溪水采玉,日復一日,就連藍溪里的龍也被騷擾得不堪其苦,藍溪的水氣也渾濁不清了。“龍為愁”和“水氣無清白”都是襯托“老夫饑寒”的,連水中的龍都已經這樣了,人就更不用說了。

  下面兩句就“饑寒”二字作進一步的描寫:夜雨之中留宿山頭,采玉人的寒冷可想而知;以榛子充饑,采玉人的饑餓可想而知。“夜雨岡頭食蓁子”這一句把老夫的悲慘境遇像圖畫似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力。“杜鵑口血老夫淚”,是用杜鵑啼血來襯托和比喻老夫淚,充分表現了老夫內心的凄苦。

  七、八句寫采玉的民夫經常死在溪水里,好像溪水厭惡生人,必定要致之死地。而那些慘死的民夫,千年后也消不掉對溪水的怨恨。“恨溪水”三字意味深長。這種寫法很委婉,對官府的恨含蓄在字里行間。

  接下來作者描繪了令人驚心動魄的一幕:山崖間,柏林里,風雨如嘯;泉水從山崖上流下來形成一條條小瀑布,采玉人身系長繩,從斷崖絕壁上懸身入水,只見那繩子在狂風暴雨中搖曳著、擺動著。就在這生命攸關的一剎那,采玉老漢看到古臺石級上的懸腸草,這種草又叫思子蔓,不禁使他想起了寒村茅屋中嬌弱的兒女,他自己一旦喪命,那他的兒女就將很難為生了。

  早于李賀的另一位唐代詩人韋應物寫過一首《采玉行》,也是取材于藍溪采玉的民工生活,詩是這樣的:“官府征白丁,言采藍溪玉。絕嶺夜無家,深榛雨中宿。獨婦餉糧還,哀哀舍南哭。”對比之下,李賀此篇立意更深,用筆也更鋒利,特別是對老夫的心理有很細致的刻畫。

  《老夫采玉歌》是李賀少數以現實社會生活為題材的作品之一。它既以現實生活為素材,又富有浪漫主義的奇想。如“龍為愁”“杜鵑口血”,是奇特的藝術聯想。“藍溪之水厭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二句,更是超越常情的想象。這些詩句渲染了濃郁的感情色彩,增添了詩的浪漫情趣,體現了李賀特有的瑰奇艷麗的風格。

  從結構上說,詩一開頭就揭露統治階級強征民工采玉,是為了“琢作步搖徒好色”,語含譏刺。接著寫老夫采玉的艱辛,最后寫暴風雨中生命危殆的瞬間,他思念兒女的愁苦心情,把詩情推向高潮。這種寫法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給讀者以深刻難忘的印象,頗見李賀不同凡響的藝術匠心。

李賀簡介

唐代·李賀的簡介

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 ? 李賀的詩(207篇)

猜你喜歡

挽陳提舉 其一

趙善括

藺璧雖期復,蘇書竟不還。慶馀鐘令緒,才大壓塵寰。

勁正三朝老,從容半世閑。會心真是老,一笑別人間。

次韻徐宰雪句

宋代方岳

雪花飛盡江頭蘆,秋崖有屋窗未糊。

嗅梅自可了孤寂,燃竹相與留須臾。

自吳城至馬當湖江八景 其三 瀑布 在匡廬

明代郭之奇

蒼屏九疊盡飛榮,風雨千巖欲怒鳴。泉石初開天籟發,水山相雜大文生。

每乘清氣陰陽御,漸出光華人世迎。不是銀河天際落,峰頭那得掛長庚。

送傅貞甫西游

歐必元

江亭送客酒盈尊,江山秋風木葉翻。三百灘頭看夜月,萬重山色送啼猿。

求丹不問千年汞,作賦能銷二女魂。花底青絲游騎遍,河陽栽后幾株存。

蜂課蜜和議戍,志德人之賠款也

金天羽

蜂課蜜,課蜜輸香國。當初獵艷摧花叢,花粉狼藉隨東風。

香桃瘦損棠梨泣,紫羅蘭小矜標格。蛛縈花片蝶黏香,姹紫嫣紅半蕭瑟。

疏影 題拜梅園和謝椒石同年集中作

清代葉紹本

名葩無數,問弱骨豐肌,誰堪腰折。雪后園林,籬落一枝,才見孤高標格。

平生傾倒人馀幾,恰乍對、瓊仙接席。便殷勤、作禮何妨,況是廣平鐵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