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陳克的詩 > 臨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臨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宋代]:陳克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塵直到江城。歲華銷盡客心驚。疏髯渾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薤鹽何處是,我緣應在吳興。故人相望若為情。別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燈。

臨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創(chuàng)作背景

  陳克作此詞時,距離北宋滅亡已經(jīng)有八年時間。當時,南宋以建康為都城,偏安于南方。紹興四年(1134),金兵向建康逼進,陳克力主抗金,上言奏陳守備細則,然而朝廷不納其奏。陳克有感于國事衰微,自己一腔壯志無處施展,因而寫下了這首《臨江仙》。

參考資料:

1、劉默,陳思思,黃桂月編著.宋詞鑒賞大全集 上: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09:第332-333頁

臨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鑒賞

  詞的上片開篇“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塵直到江城”,包含著豐富的歷史事實,包括從宣和七年金滅宋至紹興四年金軍兵臨建康城下這段歷史。前半句表達作者對侵犯者的憤慨,后半句表達他對朝廷的不滿。兩句正面點提形勢,訴說對進犯者的譴責,和對造成“胡塵直到江城”局面的趙宋王室的不滿。這一起句,具有統(tǒng)領(lǐng)全詞的作用。下文所寫愁苦心情、歸隱的愿望,與故人告別的原因,皆根源于此句。由興亡之變興起興亡之嘆,由此引出下面嘆老、送老、別友之事。“歲華銷盡客心驚”,作者心驚于十年時間倏忽而逝,而自己報國無望,國事亦難以振興。“疏髯渾如雪,衰涕欲生冰”,這一句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年華老去、無法馳騁疆場的遺恨,以及因國事而涕淚不止的憂慮之情。

  詞的下片,“送老”一詞,上承“歲華銷盡”、“疏髯”、“衰涕”,下啟“吳興”、“別愁”、“孤影”,是貫通上下詞意的關(guān)鍵詞。歸隱雖是作者所愿,但是他卻不忍心與老朋友道別。“相望”二字,點出依依惜別之態(tài)。“別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燈”是作者與故人分別之后,對故人孤獨愁苦情態(tài)的想象。深夜的細雨、窗燈、孤影、別愁,共同構(gòu)成一幅凄迷傷感的別后思念圖。作者不寫自己別后如何思念故人,卻反過來想象故人如何思念自己。他想象故人深夜獨對燈影,孑然一身,實際上對應的是自己的孤獨寂寞。除此之外,這兩句承上“故人相望若為情”,是懸想別后故人孤愁情狀。詞人借用蘇軾詩的意象,以“別愁”、“孤影”表之,見故人于今獨處無侶之苦,也反襯出自己的孤苦處境。最后一句以景作結(jié),將詞一開始拋出的對國家興亡的憂慮,收結(jié)到深夜孤燈下的身影中,多少慨嘆都蘊涵于其中。正因為不言,反而有了言不盡的深意。

  就藝術(shù)特色而言,這首詞起承轉(zhuǎn)合,意脈不斷,巧妙無痕。起首兩句指出:兵禍不止,以至于“胡塵直到江城”。這一形勢。此后雖然不再有一個字提到興亡,但由此種下的興亡之慨,隨處可見。這樣開頭,有籠罩之功力。至過變處,詞云“送老”,這和“十年”、“歲華銷盡”、“疏髯”、“衰涕”是完全一致的,因而這兩個字可謂承接嚴密。上片言老,是說國事不寧,個人衰弱而下片言老,則是尋求自己的歸宿。所以“送老”一語承上而啟下“應吳興”、“別愁”、“孤影”,與之一脈相承。詞到終了,卻用雨天深夜之中,小窗前殘燈映照下的“故人”形象收束,用環(huán)境描寫來寄托難言的苦衷,創(chuàng)造出迷離恍惚的氣氛,不但收來有力,而且含“有余不盡”之妙。

  全詞情感真摯深沉,沉郁中蘊含著滿腔的愛國情懷,言有盡而意無窮。

陳克簡介

唐代·陳克的簡介

(1081—1137)北宋末南宋初詞人。字子高,自號赤城居士。臨海(今屬浙江)人。

...〔 ? 陳克的詩(15篇)

猜你喜歡

登郡城西樓

明代岑徵

黃塵捲地咽笳聲,獨上危樓百感生。象郡西來千嶂合,虎門東去大江平。

秦云猶傍任囂冢,漢日長懸陸賈城。十載離憂將寄遠,芳洲誰與采蘭蘅。

游白鹿洞書院

項安世

晦翁一別遂千秋,跨鹿乘云何處游。

人隨流水去不返,名與好山空自留。

游西湖

宋代釋紹嵩

西湖招提三百六,佳處如春有眉目。

一番雨過吞青空,萬頃無波鴨頭綠。

夜聞洛濱吹笙

唐代張仲素

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聞。逶迤繞清洛,斷續(xù)下仙云。
泄泄飄難定,啾啾曲未分。松風助幽律,波月動輕文。
鳳管聽何遠,鸞聲若在群。暗空思羽蓋,馀氣自氛氳。

送呂晦叔赴河陽

宋代程顥

曉日都門飐旆旌,晚風鐃吹入三城。知公再為蒼生起,不是尋常刺史行。

二月三日點燈會客

宋代蘇軾

江上東風浪接天,苦寒無賴破春妍。

試開云夢羔兒酒,快瀉錢塘藥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