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佚名的詩 > 周頌·絲衣

周頌·絲衣

[兩漢]:佚名

絲衣其紑,載弁俅俅。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不吳不敖,胡考之休。

周頌·絲衣譯文及注釋

譯文

絲綢祭服白又凈,戴冠樣式第一流。從廟堂里到門內(nèi),祭牲用羊又用牛。大鼎小鼎食物滿,兕角酒杯彎一頭,美酒香醇味和柔。不喧嘩也不傲慢,保佑大家都長壽。

注釋

絲衣:神尸所穿的絲質(zhì)白色的祭服。

紑(fóu):潔白鮮明貌。

載:借為“戴”。弁(biàn):古代貴族戴的鹿皮帽子。俅(qiú)俅:形容冠飾美麗的樣子。一說恭順貌。

堂:廟堂,或以為即明堂。徂(cú ):往,到。基:通“畿(jī)”,門內(nèi)、門限。

鼐(nài):大鼎。鼒(zī):小鼎。

兕(sì)觥(gōng):犀牛角做的盛酒器。觩(qiú):形容兕觥彎曲的樣子。

旨酒:美酒。思:語助詞,無義。柔:指酒味柔和。

吳:大聲說話,喧嘩。敖:通“傲”,傲慢。

胡考:即壽考,長壽之意。休:美譽,一說指福祿。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注.詩經(jīng)(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2015:781-782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692-694

周頌·絲衣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一首記述周貴族祭畢巡視飲宴安排情況的小詩。《毛詩序》謂此篇主旨是“繹”。“繹”即“繹祭”,語出《春秋·宣公八年》:“壬午,猶繹。”此詩未有“繹祭”字樣,《毛詩序》應(yīng)是推測;但從詩的內(nèi)容看,這個推測還是有根據(jù)的,所以盡管有人責(zé)難,但一般還是為后人所接受。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注.詩經(jīng)(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2015:781-782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692-694

周頌·絲衣鑒賞

  此詩首二句言祭祀之穿戴。穿的是絲衣,戴的是爵弁。絲衣一般稱作純衣,《儀禮·士冠禮》:“爵弁,服纁裳、純衣、緇帶、韎韐。”鄭玄注:“純衣,絲衣也。”弁即爵弁,“其色赤而微黑”(《儀禮·士冠禮》鄭玄注),與白色的絲衣配合,成為祭祀的專用服飾。《禮記·檀弓上》曰:“天子之哭諸侯也,爵弁绖緇衣。”《毛詩序》可能就是根據(jù)這兩句詩而斷定此篇與祭祀有關(guān)。“俅俅”毛傳訓(xùn)為“恭順貌”,而《說文解字》曰:“俅,冠飾貌。”《爾雅》亦曰:“俅俅,服也。”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云:“上文紑為衣貌,則俅俅宜從《爾雅》、《說文》訓(xùn)為冠服貌矣。”馬瑞辰的意思是首句的“紑”既為絲衣的修飾語,則二句的“俅俅”與之相應(yīng)當(dāng)為弁的修飾語,故訓(xùn)為冠飾貌,而不訓(xùn)恭順貌。

  三、四句言祭祀之準備。“自堂徂基”點明祭祀場所。“基”通“畿”,指廟門內(nèi)。這個地方又稱作“祊”(崩)。《禮記·禮器》:“設(shè)祭于堂,為祊乎外。”鄭玄注:“祊祭,明日之繹祭也。謂之祊者,于廟門之旁,因名焉。”王夫之《張子正蒙注·王禘》:“求之或于室,或于祊也。于室者,正祭;于祊,繹祭。”這是正祭與繹祭區(qū)別之所在。《毛詩序》或許就是據(jù)此推斷此篇是“繹”。羊、牛是用作祭祀的犧牲。

  五、六句言祭祀之器具。鼎是古代的炊具,又是祭祀時盛熟牲的器具。此處無疑用作后者。鼐和鼒其實也是鼎,只是大小不同。鼐最大,用以盛牛,《說文解字》:“鼐,鼎之絕大者。”段玉裁注:“絕大謂函牛之鼎也。”鼎次之,用以盛羊,鼒最小,用以盛豕。陳奐《詩毛氏傳疏》曰:“上句‘堂’‘基’‘羊’‘牛’以內(nèi)外小大作儷耦,至本句變文。”也就是說,由上句的從小及大,變?yōu)榇司涞膹拇蠹靶 !百铞 庇址Q爵,《詩毛氏傳疏》:“兕觥為獻酬賓客之爵,繹祭行旅酬(祭禮完畢后眾人聚在一起宴飲稱為‘旅酬’),故設(shè)兕觥焉。”

  最后三句言祭后宴飲,也就是“旅酬”。這里突出的是宴飲時的氣氛,不吵不鬧,合乎禮儀。《小雅·桑扈》最后一章:“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通‘匪’)交(儌)匪敖,萬福來求(聚)。”與這三句正可互相印證。

佚名簡介

唐代·佚名的簡介

...〔 ? 佚名的詩(421篇)

猜你喜歡

春興 其一

黎景義

小欄花韻午晴初,家在桃源穩(wěn)卜居。

壯士不言三尺劍,男兒須讀五車書。

頌古三十一首

宋代釋安永

擊碎髑髏,敲出骨節(jié)。

明眼人前,自彰丑拙。

碧山吟社流馨亭落成時中秋后一日

明代談悌

稅憩適時暇,勝在城西隅。紫氛靄佛剎,綠柚含華濡。

昔彥麗詞藻,往躅何宏舒。蘊藉漬瀝液,德輝披瓊琚。

次韻監(jiān)試潼川提刑張兵部有懷家山木犀

宋代魏了翁

形安宇泰即吾鄉(xiāng),花解隨人到處黃。

何事歸心起張翰,有來妙語出君房。

天平圭禪師書至賦詩答之(二首)

止庵法師

西山鸞鶴少因緣,只向天平住一年。

無限別來惆悵事,紫藤花落寺門前。

觀飛來峰

明代楊旦

山外飛來有一峰,煙霏深鎖翠重重。穿云誰鑿玲瓏洞,倚澗猶蟠詰屈松。

林樾交陰回俗轍,巖扉半啟覓仙蹤。眼前形勝真奇絕,未必丹青有此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