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佚名的詩 > 將仲子

將仲子

[兩漢]:佚名

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墻,無折我樹桑。豈敢愛之?畏我諸兄。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兮,無逾我園,無折我樹檀。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將仲子譯文及注釋

譯文

仲子哥啊你聽我說,別翻越我家門戶,別折了我種的杞樹。哪是舍不得杞樹啊,我是害怕我的父母。仲子哥實在讓我牽掛,但父母的話也讓我害怕。

仲子哥啊你聽我講,別翻越我家圍墻,別折了我種的綠桑。哪是舍不得桑樹啊,我是害怕我的兄長。仲子哥實在讓我牽掛,但兄長的話也讓我害怕。

仲子哥啊你聽我言,別越過我家菜園,別折了我種的青檀。哪是舍不得檀樹啊,我是害怕鄰人毀讒。仲子哥實在讓我牽掛,但鄰人毀讒也讓我害怕。

注釋

將(qiāng):愿,請。一說發語詞。仲子:兄弟排行第二的稱“仲”。

逾:翻越。里,居也,五家為鄰,五鄰為里,里外有墻。越過里墻。

杞(qǐ):木名,即杞柳。又名“櫸”。落葉喬木,樹如柳葉,木質堅實。樹:種植。一說樹桑、樹檀,即桑樹、檀樹,倒文以協韻。

愛:吝惜。

懷:思念。

檀:木名,常綠喬木。一名“紫檀”。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注.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154-156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150-153

3、徐中玉 金啟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14-15

將仲子創作背景

  關于此詩的背景,《毛詩序》認為是諷刺鄭莊公的,但后人多不贊同這種觀點。朱熹《詩集傳》認為“此淫奔之辭”。對這種觀點,清人姚際恒和方玉潤都提出反駁。現代學者一般認為這是一位熱戀中的少女在舊禮教的束縛下,用婉轉的方式請情人不要前來相會的情詩。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注.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154-156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150-153

將仲子鑒賞

  《鄭風·將仲子》所表現的,便正是一位青年女子在春秋時期社會輿論壓迫下的畏懼、矛盾心理。首章開口即是突兀而發的呼告之語:“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這呼告初聽令人摸不著頭腦,細細品味又不免莞爾而笑:詩行中分明透露著,有一對青年男女正要私下相會。熱戀中的男子(仲子)大約有點情急,競提出了要翻墻過園前來相會的方案。這可把女子嚇壞了,須知“鉆穴隙相窺,逾墻相從”,是要遭父母、國人輕賤和斥罵的;她想:“倘若心上人也如此魯莽,可教我把臉兒往哪里擱?”于是便有了開章那三句的突發呼告。這呼告是溫婉的,一個“將”(愿)字,正傳達著女子心間的幾多情意;但它又是堅決的,那兩個“無”(不要)字,簡直沒有商量的余地。如果讀者讀得再深入些,當還能想見女主人公此刻因惶急而變得蒼白的面容,還有“仲子”那因被拒絕而失望的神情。

  這失望也為女主人公感覺到了,詩中由此跳出了一節絕妙的內心表白:“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前一句反問問得蹊蹺,正顯出了女主人公的細心處,她唯恐“無折我樹杞”的求告,會被心上人誤會,故又趕緊聲明:“豈敢愛之?畏我父母。”——我不是吝惜杞樹,我只是怕我父母知道;因此雖然愛著你,卻不能讓你翻墻折杞前來,我實在是迫不得已啊。這番對心上人作解釋的自白,一個“畏”字,吐露著她對父母的斥責,竟是如何的膽戰心驚。這樣一來,仲子卻也不是完全絕望。“仲可懷也”三句表明,可憐的女主人公在擔心之余,畢竟又給了心上人以溫言軟語的安慰:“我實在是天天想著你呀,只是父母的斥罵,也實在讓我害怕呀……”話語絮絮、口角傳情,似乎是安慰,又似乎是求助,活脫脫畫出了熱戀中少女那既癡情、又擔憂的情態。

  第二、三兩章初看只是對首章的重復,其實卻是情意抒寫上的層層遞進。從女主人公呼告的“無逾我里”,到“無逾我墻”、“無逾我園”,可推測她那熱戀中的“仲子”,已怎樣不顧一切地翻墻逾園、越來越近。但男子可以魯莽行動,女子卻受不了為人輕賤的閑話。所以女主人公的畏懼也隨之擴展,由“畏我父母”至于“畏我諸兄”,最后“畏”到左鄰右舍的“人之多言”。讓人覺得那似乎是一張無形的大網,從家庭一直布向社會,誰也無法掙得脫它。這就是不準青年男女戀愛、私會的禮法之網,它經了“父母”、“諸兄”和“人之多言”的重重圍裹,已變得多么森嚴和可怕。由此品味女主人公的呼告之語,也難怪一次比一次顯得急切和焦灼了——她實在孤立無助,難于面對這眾口囂囂的輿論壓力。

  字面上只見女主人公的告求和疑懼,詩行中卻歷歷可見“仲子”的神情音容:那試圖逾墻來會的魯莽,那被勸止引發的不快,以及唯恐驚動父母、兄弟、鄰居的猶豫,連同女主人公既愛又怕的情態,俱可于詩中得之。中國古代詩論,特別推重詩的“情中景”“景中情”,《將仲子》所創造的,正是這種情中見景的高妙詩境。

佚名簡介

唐代·佚名的簡介

...〔 ? 佚名的詩(421篇)

猜你喜歡

偈頌一百六十首 其六十四

釋宗杲

今朝四月初一,衲僧放楖栗。雖然不許默照,須要人人面壁。

齊雩祭歌 迎神 一

南北朝謝朓

清明暢。

禮樂新。

茅屋

元代廖大圭

茅屋陰陰水北村,滿床書卷一桐孫。雨聲長在黃梅樹,四月來時不出門。

答真陽周紹稷

明代皇甫汸

滇徼辭官老更休,河陽試宰仕初優。春前剖鯉傳書至,天上乘鳧佇舄游。

想見儀容勞北海,猶聞涕淚灑西州。茂陵遺草君收取,他日應逢使者求。

挽戴南灣

明代陳龍

南浦蒹葭覆釣舟,草堂人去水空流。凄涼煙月滄洲晚,憔悴霜風玉樹秋。

身世百年同逆旅,功名兩字等浮漚。史臣異日書高潔,東漢嚴光是匹儔。

寄趙少虛先生四首 其一

明代于慎行

空谷有佳人,素質明秋霜。凌風拾翠羽,皎皎雙明珰。

負薪日慘廩,怨此江路長。紅顏委中野,三嘆以徬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