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佚名的詩 > 采苓

采苓

[兩漢]:佚名

采苓采苓,首陽之巔。人之為言,茍亦無信。舍旃舍旃,茍亦無然。人之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陽之下。人之為言,茍亦無與。舍旃舍旃,茍亦無然。人之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陽之東。人之為言,茍亦無從。舍旃舍旃,茍亦無然。人之為言,胡得焉?

采苓譯文及注釋

譯文

攀山越嶺采茯苓啊采茯苓,那苦人兒佇立在首陽山頂。無聊小人制造著她的閑話,不要信啊沒有一句是真情。干脆拋棄它們吧拋棄它們,切莫信以為真清者自然清。那些造謠生事的長舌婦們,最終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攀山越嶺采苦菜啊采苦菜,那苦人兒尋到首陽山下來。無聊小人制造著她的閑話,你不要自亂陣腳參與進來。輕輕拂去它們吧拂去它們,切莫信以為真真相終大白。那些流言蜚語的制造者們,一無所得枉費心思空掛懷!

攀山越嶺采蕪菁啊采蕪菁,那苦人兒轉到首陽山之東。無聊小人制造著她的閑話,最好堵上自己耳朵不要聽。不要太在意它們吧別在意,千萬別聽雨是雨聽風是風。那些以造謠傳謠為樂的人,能得到什么最終兩手空空!

注釋

苓(líng):通“蘦”,一種藥草,即大苦。毛傳:“苓,大苦也。”沈括《夢溪筆談》:“此乃黃藥也。其味極苦,謂之大苦。”俞樾《群經評議》:“詩人蓋托物以見意,苓之言憐也,苦之言苦也。”一說為蓮。舊注或謂此苓為甘草。

首陽:山名,在今山西永濟縣南,即雷首山。

為(wěi)言:即“偽言”,謊話。為,通“偽”。

茍亦無信:不要輕信。茍,誠,確實。

舍旃(zhān):放棄它吧。舍,放棄;旃,“之焉”的合聲。

無然:不要以為然。然,是。

胡:何,什么。

苦:即所謂的苦菜,野生可食。

無與:不要理會。與,許可,贊許。

葑(fēng):即蕪菁,又叫蔓菁,大頭菜之類的蔬菜。

從:聽從。

參考資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239-241

2、王秀梅 譯注.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241-143

采苓創作背景

  關于此詩的本意,歷代一般論家都說是諷刺晉獻公的。《毛詩序》稱:“《采苓》,刺晉獻公也。獻公好聽讒焉。”近人吳闿生《詩義會通》進一步申述其旨。吳氏這一推斷,雖無信史可征,但不為無據,姑錄以備考。

參考資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239-241

2、王秀梅 譯注.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241-143

采苓鑒賞

  這是一首勸誡世人不要聽信讒言的詩歌。此詩分三章,每章以托物起興的表現手法開篇。所謂“興”,依朱熹的解釋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第一章的“采苓采苓,首陽之顛”,第二章的“采苦采苦,首陽之下”,第三章的“采葑采葑,首陽之東”等等,都是用“先言他物”的手法以引起下文的。“苓”,一名黃藥,又名大苦,葉似地黃。“苦”,是苦菜,亦作“荼”,似葵。“葑”,是蕪菁,亦稱蔓菁,俗稱大頭菜,根塊肥大,可供蔬食。這三種植物,都是《詩經》時代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詩人用這三種習見之物以起興,從而表達自己“人之為(偽)言”“茍亦無信”、“茍亦無與”、“茍亦無從”的理念。

  此詩三章,先后告誡人們對待謠言要有三種態度“無信”、“無與”、“無從”。“無信”,是強調偽言內容的虛假;“無與”,是強調偽言蠱惑的不可置理;“無從”,是強調偽言的教唆不可信從。意思是說,首先要認識到它不可信,其次要不參與傳播,第三要不能聽信折磨自己。語意層層遞進,從而強調偽言之偽。接著詩人又用“舍旃舍旃”這個疊句,反復叮嚀,進一步申述偽言的全不可靠,要舍棄它們,不要信以為真,因為這世道很復雜,人心不古比比皆是,三人成虎、眾口爍金之事不絕如縷。至此,詩人所要申述的“人之為(偽)言”“無信”、“無與”、“無從”的理念已經闡述得淋漓盡致,無須再說了。假若世人都能做到“無信”、“無與”、“無從”,那么偽言也就沒有市場,制造偽言的人也無立足之地了。故此詩人在每章的結尾用“人之為言(偽言),胡得焉”以收束全詩,表明造謠者徒勞無功。

佚名簡介

唐代·佚名的簡介

...〔 ? 佚名的詩(421篇)

猜你喜歡

搖搖花行

宋代章采

搖搖花,長安城南道。

小草欣欣造物勻,三月來來野田好。

答王司理霖佐高州見寄

歐大任

高梁鞭弭未能勝,臺上行春不共登。白雪風流知郢下,青云車騎憶平陵。

聲聞豈但西皋鶴,搏起還看北海鵬。君自長安難久客,封書回雁且先憑。

嘲燈花鵲噪

明代于謙

鵲噪燈花亦偶然,人間喜信只虛傳。朝朝暮暮知多少,誤卻歸期又隔年。

柳絮

清代黃毓祺

堤上東風楊柳斜,半飛柳絮半飛沙。可憐一樣風前絮,惟有江南似雪花。

初至襄陽與熊心開總理夜話

梁朝鐘

虎帳銅壺夜氣清,羽林十萬靜無聲。單于冬入殘三輔,漢上秋成縶九營。

勿慮衛青終失寵,無勞賈詡更談兵。吳山楚水年馀別,殘角空階盡月明。

上清宮梅同座主閒閒公賦

金朝李獻能

厭住盧家白玉堂,琳宮瀟灑占年芳。光生琪樹風霜古,影占銀潢月露涼。

物外根株本仙種,世間紅紫避嚴妝。遨頭詞伯今何遜,一笑詩成字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