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佚名的詩 > 采蘋

采蘋

[兩漢]:佚名

于以采蘋?南澗之濱。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維筐及筥。于以湘之?維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誰其尸之?有齊季女。

詩經 

采蘋譯文及注釋

譯文

哪兒可以去采蘋?就在南面澗水濱。哪兒可以去采藻?就在積水那淺沼。

什么可把東西放?有那圓筥和方筐。什么可把食物煮?三腳錡與無足釜。

安置祭品在哪里?祠堂那邊窗戶底。這次誰來做主祭?恭敬虔誠待嫁女。

注釋

于以:猶言“于何”,在何處。蘋(pín):又稱四葉菜、田字草,蘋科,為生于淺水之多年生蕨類植物,可食。

藻:杉葉藻科,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可食。一說水豆。

行(xíng)潦(lǎo):溝中積水。行,水溝;潦,路上的流水、積水。《毛傳》:“行潦,流潦也。”

筥(jǔ):圓形的筐。方稱筐,圓稱筥。

湘: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毛傳》:“亨也。”按即烹。

錡(qí):三足鍋。釜:無足鍋。锜與釜均為炊飯之器。

奠:放置。

宗室:宗廟、祠堂。《毛傳》:“大宗之廟也。”大宗,即大夫之始祖。牖(yǒu):窗戶。

尸:主持。古人祭祀用人充當神,稱尸。《毛傳》:“尸,主。齊,敬。季,少也。”

有:語首助詞,無義。齊(zhāi):美好而恭敬,“齋”之省借。季:少、小。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注.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29-30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31-32

采蘋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敘述女子祭祖的詩。《左傳·隱公三年》將其與《召南·采蘩》《大雅·行葦》《大雅·泂酌》同視為“昭忠信”之作,而更多的古代學者受“詩教”的影響,認為是貴族之女出嫁前去宗廟祭祀祖先的詩。現代學者大都認為這首詩是描寫女奴們為其主人采辦祭品以奉祭祀的詩篇。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注.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29-30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31-32

采蘋鑒賞

  此詩敘述的是少女臨出嫁前莊重嚴肅地準備祭品和祭祀的情況,詳實地記載了祭品、祭器、祭地、祭人,反映了當時的風尚習俗。

  根據文獻可以知道,在古代,貴族之女出嫁前必須到宗廟去祭祀祖先,同時學習婚后的有關禮節。這時,奴隸們為其主人采辦祭品、整治祭具、設置祭壇,奔走終日、勞碌不堪,這首詩就是描寫她們勞動過程的。全詩三章,每章四句。首章兩問兩答,點出采蘋、采藻的地點,次章兩問兩答,點出盛放、烹煮祭品的器皿,末章兩問兩答,點出祭地和主祭之人。

  俗話說:“上供神吃,心到佛知。”這些普普通通的祭品和繁瑣的禮儀,卻蘊積著人們的寄托和希冀,因而圍繞祭祀的一切活動都無比虔誠、圣潔、莊重,正如《左傳·隱公三年》所說:“茍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薦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因此,詩人不厭其煩,不惜筆墨,層次井然地敘寫祭品、祭器、祭地、祭人,將繁重而又枯燥的勞動過程描寫得繪聲繪色。

  這首詩的藝術魅力主要源于問答體的章法,而其主要構成因素就是五個“于以”的運用。全詩節奏迅捷奔放,氣勢雄偉,而五個“于以”的具體含意又不完全雷同,連綿起伏,搖曳多姿,文末“誰其尸之,有齊季女”戛然收束,奇絕卓特,烘云托月般地將季女的美好形象展現給讀者。

佚名簡介

唐代·佚名的簡介

...〔 ? 佚名的詩(421篇)

猜你喜歡

讀公羊傳四首 其四

宋代張方平

親親自禰率,恩禮有等節。雖云王父命,天性何斯絕。

奈何彼衛輒,父子相傾奪。此而義可與,人倫固隳滅。

題盡

明代張天賦

何處丹青妙入神,筆端拗出桃源春。黃云碧嶂閒春色,應有知機人避秦。

恭謁孝陵

弘歷

追遠欽神烈,匪遙展默思。每因羈庶政,又覺隔多時。

松柏守宮闕,星辰侍禮儀。鼎湖親卜吉,昌瑞萬年基。

乾封驛早行

宋代陸游

己巳被驛書,乙亥戒徂兩,扶衰犯霜露,疲憊不可狀。

夜行星滿天,晨起雞初唱,槁枝燒代燭,凍菜擷供餉。

壽黃貳守琮七言長律十六韻

明代龔敩

西浙澄波浸五湖,平江王氣壓三吳。故家禮樂新文運,澤國山河舊霸圖。

昭代賢才誇奕世,中州清淑出名都。云高北海翻鵬翼,塵滿南陽識鳳雛。

呂居仁惠建昌紙被

宋代劉子翚

寒聲晚移林,殘臘無幾日。

高人擁楮眠,臠卷意自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