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張煌言的詩 > 野人餉菊有感

野人餉菊有感

[明代]:張煌言

戰(zhàn)罷秋風笑物華,野人偏自獻黃花。

已看鐵骨經(jīng)霜老,莫遣金心帶雨斜。

野人餉菊有感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在秋風中酣戰(zhàn)方休,笑看周圍的美景。鄉(xiāng)村的人民偏偏送給我一束黃花。

我看那菊花的枝莖雖飽經(jīng)風霜但仍象鐵骨那樣的堅硬,它護衛(wèi)著花朵不受風雨襲擊而偏斜。

注釋

野人:居住在鄉(xiāng)間的百姓。

餉(xiǎng):贈送。

物華:美好的事物。

偏:偏偏。

黃花:菊花。

鐵骨:這里指菊的枝莖。

奠遣:不要讓。

金心:這里指菊的花朵。

野人餉菊有感創(chuàng)作背景

  詩人張煌言是著名的抗清英雄,居住在鄉(xiāng)村的勞動人民贈送一束菊花給他,以表達對其的敬仰之情,詩人遂以菊為題寫下了這首詩,表現(xiàn)自己的抗清志向。

參考資料:

1、霍松林.歷代絕句精華鑒賞辭典:陜西人民出版社,1993.05:1375

野人餉菊有感鑒賞

  這是一首詠物詩。古人詠菊之作很多,但此詩為作者一念觸發(fā),靈感倏至而作。

  頭二句寫作詩緣起,鄉(xiāng)居野處的百姓出于對隱居的英雄的敬佩,相贈菊花。首句“戰(zhàn)罷秋風笑物華”,起勢不凡,一個“戰(zhàn)”字,一個“笑”字,使橫戈疆場而又樂觀堅貞的民族英雄形象躍然紙上。次句“鄉(xiāng)人偏自獻菊花”,是對抗清英雄的崇高禮贊。詩的一、二句創(chuàng)造了賞菊的感情環(huán)境。

  后兩句則筆勢急轉(zhuǎn),“已看鐵骨經(jīng)霜老,莫遣金心帶雨斜”是全詩最鏗鏘有力、動人心魄的詩句。詩人由對自身的抒寫轉(zhuǎn)入對菊花的描繪。野菊挺秀的枝莖和燦然如火的黃花激發(fā)許多聯(lián)想。花莖雖已經(jīng)霜,仍不失挺撥咄咄之勢;“鐵骨”一詞擬化出不畏風霜的菊花的偉岸不群的品格。詩人以憐惜的筆調(diào)寫出對不畏風雨的菊花的愛護。后二句雖然字面上全為詠嘆菊花的字句,但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野菊經(jīng)霜不老的傲岸實為詩人自身凜凜正氣的象征。無疑,后兩句仍是在抒寫詩人自己的豪情氣概。

  前兩句是敘述,敘述中充滿詩情,后兩句借景抒情。“骨”與“心”都將菊花擬人化,賦予菊以人的性格。“骨”用“鐵”字修飾,“心”用“金”字限定,既寫出了菊花的凌霜貞姿,又寫出了詩人的英雄品格。全詩寫菊,又是寫人,是寫景,又是抒情,菊與人,景與情,洽合無間,融為一體。

  此詩嚴格說來,不是純粹的詠物詩,因為詩人的感情、精神時時介入其間,不過借菊花象征而已。但野菊的自然情態(tài)處處與涌蕩于詩人胸中的奔逸之情相合,所以詩人才得以借菊花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就實質(zhì)而言.作者描繪菊花的詩句已創(chuàng)造出一種藝術(shù)形式,從而將主體感情固著其中,菊花成為詩人情感的一個對等物。

張煌言簡介

唐代·張煌言的簡介

張煌言

張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號蒼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漢族,南明儒將、詩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禎時舉人,官至南明兵部尚書。后被俘,遭殺害,就義前,賦《絕命詩》一首。謚號忠烈。其詩文多是在戰(zhàn)斗生涯里寫成,質(zhì)樸悲壯,表現(xiàn)出作家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有《張蒼水集》行世。張煌言與岳飛、于謙并稱“西湖三杰”。清國史館為其立傳,《明史》有傳。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謚忠烈,入祀忠義祠,收入《欽定勝朝殉節(jié)諸臣錄》。

...〔 ? 張煌言的詩(334篇)

猜你喜歡

贈楊德祖

魏晉王粲

我君餞之。

其樂泄泄。

寄樂天

唐代元稹

無身尚擬魂相就,身在那無夢往還。
直到他生亦相覓,不能空記樹中環(huán)。

洪鐘歌

宋代釋印肅

昭文昭文施一鐘,懸空隨叩警盲聾。

圓音不斷周沙界,純體金剛空不空。

二十八日夷逆以火輪船窺探三港口

清代姚燮

敢肆鮮卑膽,來從內(nèi)地窺。斤將傷到鼻,燃已急當眉。

云壓三江動,烏啼萬井危。要津猶可據(jù),吾憶李鴉兒。

登塔

宋代陸游

冷官無一事,日日得閑游。

壯哉千尺塔,攝衣上上頭,眼力老未減,足疾新有瘳,幸茲濟勝具,俯仰隘九州。

次韻解安卿石假山

元代程鉅夫

夜瞻光怪晝生輝,數(shù)尺嵌巖舊見稀。欲獻楚王憂刖足,怕逢織女誤支機。

斜當明月偏宜照,近逼紅塵不敢飛。中慶堂中蓬島客,相看不覺戀柴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