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萬楚的詩 > 五日觀妓

五日觀妓

[唐代]:萬楚

西施謾道浣春紗,碧玉今時斗麗華。

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

新歌一曲令人艷,醉舞雙眸斂鬢斜。

誰道五絲能續命,卻令今日死君家。

五日觀妓譯文及注釋

譯文

乍一看她,好像是在越溪浣紗的美女西施,又宛如碧玉,媲美美人麗華。

那深翠色的黛眉,使萱草相形失色;那火紅的裙裾,讓五月的石榴花嫉妒。

她善唱新歌,甜潤的歌喉,美妙的旋律,令人艷羨不已;她醉而起舞,雙眸含情,云鬢微亂,嬌媚之態令人心動神搖。

誰說那端午節避邪的五色絲線能救人性命,現在我的魂魄已被這位樂伎勾走,今日怕是要死在主人家里了!

注釋

五日:即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妓:樂伎。

西施:春秋時越過絕色美女。謾(màn)道:空說或莫說的意思。浣(huàn):洗。春紗:生絲織成的薄紗。

碧玉:南朝宋汝南王寵愛的美妾,出身微賤,南朝民歌《碧玉歌》中有“碧玉小家女”之說。這里用以借指樂伎。麗華:美人名。古代名叫“麗華”的美人有兩個,一個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皇后陰麗華,另一個是張麗華,南朝陳后主的妃子。一說麗華即“華麗”之意。

黛:青黑色的顏料,古代女子用以畫眉。奪將(jiāng):從……奪得。萱(xuān)草:俗稱金針菜、黃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古人以為種植此草,可以使人忘憂,因亦稱“忘憂草”。

紅裙:紅色裙子,亦指美女。妒殺:讓……嫉妒而死。

艷:即艷羨。

雙眸(móu):兩顆眼珠。斂:收束,這里指攏發的動作。

五絲:即五色絲,又叫“五色縷”“長命縷”“續命縷”。端午時人們以彩色絲線纏在手臂上,用以辟兵、辟鬼,延年益壽。

君家:設宴的主人家。

參考資料:

1、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216

五日觀妓創作背景

  此詩作者萬楚是唐玄宗開元年間進士,詩當作于盛唐時期,但其具體的創作年份難以考證。從詩題可知,此詩是寫農歷五月五日端午節觀看樂伎表演的。在唐代,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有龍舟競渡、吃粽子等,也有在這一天呼朋喚友、宴飲取樂的。此詩即是寫朋友間宴飲取樂的作品。

參考資料:

1、陳志明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401-404

2、蕭滌非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2

五日觀妓鑒賞

  唐詩中,固多深刻反映社會現實的不朽篇章,然也不乏寫上層士大夫宴飲、贈妓之作。這類作品,一般思想性不高,在藝術上卻偶爾有可取之處。萬楚的《五日觀妓》,可以說就是這樣的一篇詩作。

  此詩首先寫樂伎的美妙動人?!拔魇┲櫟冷酱杭?,碧玉今時斗麗華”,一落筆便別有風情。在越溪邊浣紗的西施,是古來公認的美女。詩人剛剛提到西施,又用“謾道”二字將她撇過一邊。這樣,既觸發起了以美人比美人的聯想,又順勢轉到了眼前這位美女的身上。但仍不直說而故作迂曲。詩人讓西施、碧玉、麗華三個美女一路上迤邐行來,借傳統形象比擬所要描寫的對象,省卻了許多筆墨,卻使描寫對象輕易地步入了美人的行列之中。

  “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兩句采用了一種十分獨特的夸張而兼擬人的表現方法。上句用了表示動作的“奪將”,下句用了表示情感的“妒殺”,從而分別賦予眉黛、萱草、紅裙、榴花以生命,極盡對眉黛、紅裙渲染之能事。萱草和石榴都是詩人眼前景物。況端午時節,萱草正綠,榴花正紅,又都切合所寫時令。隨手拈來,為美人寫照,既見巧思,又極自然。

  寫罷形貌之后,又接寫歌舞:寫出觀賞者對樂伎的艷羨,并點出“雙眸”,更使樂伎形象光彩照人,充分渲染了其勾魂攝魄的力量。

  以上四句對樂伎的描繪,從對形貌的靜態描繪開始,進而在動態中加以刻畫,寫她的歌舞。一靜一動,由形及神,展示了樂伎的色藝俱佳。

  最后詩人深情激動地說:“誰道五絲能續命,卻知今日死君家?!薄八谰摇迸c“彩絲線”密切關合,奇巧而自然,充分見出詩人動情之深。

  此詩人物形象鮮明生動,秾艷流麗,光彩照人,是以詩寫人的成功之作。特別“眉黛”二句表現手法獨特,富有藝術個性,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

萬楚簡介

唐代·萬楚的簡介

萬楚,唐詩人。開元年間登進士及第。沉跡下僚,后退居潁水之濱。與李頎友善。清沈德潛謂其《驄馬》詩“幾可追步老杜”(《唐詩別裁集》)?!秶慵愤x其詩三首,《全唐詩》存其詩八首,《全唐文》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跡見《李頎集》卷上、《唐詩紀事》卷二0。

...〔 ? 萬楚的詩(10篇)

猜你喜歡

阿那瑰

明代劉績

夜雪沒氈城,聞箛三兩聲。

漫山是獵火,照著漢家營。

再步前韻答槐庭四首 其二

林朝崧

敦槃十二會葵邱,酒社詩盟接勝游。最憶鹿江燈節宴,夜深絲竹醉高樓。

感阿富汗近況

近現代伯昏子

莫恃昆侖峻,閑觀高附兵。蕭墻荊簇滿,臥榻虎橫行。

白骨撐星幟,煙荒隔漢營。固疆能不慎,奇計待陳平。

浣溪沙 其三

唐代張泌

獨立寒階望月華,露濃香泛小庭花,繡屏愁背一燈斜。

云雨自從分散后,人間無路到仙家,但憑魂夢訪天涯。

淞江釣者

明代黎貞

山中博奕閑王質,谷口耕鋤老子真。那似淞江風景好,一竿長釣水粼粼。

題峻極下院列岫亭詩

宋代李廌

早訝年年狂士來,每來亭上獨徘徊。

山應又喜添知己,去後山容似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