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吳文英的詩 > 解連環(huán)·秋情

解連環(huán)·秋情

[宋代]:吳文英

暮檐涼薄。疑清風(fēng)動竹,故人來邈。漸夜久、閑引流螢,弄微照素懷,暗呈纖白。夢遠雙成,鳳笙杳、玉繩西落。掩綀帷倦入,又惹舊愁,汗香闌角。

銀瓶恨沉斷索。嘆梧桐未秋,露井先覺。抱素影、明月空閑,早塵損丹青,楚山依約。翠冷紅衰,怕驚起、西池魚躍。記湘娥、絳綃暗解,褪花墜萼。

解連環(huán)·秋情譯文及注釋

譯文

暮色已降,人在檐下,感覺秋涼之意,清風(fēng)吹動庭竹,好像故人從遠處到來。想象她還保持著舊日憨態(tài),夜深時故意引來流螢,弄微光在懷抱中呈現(xiàn)可愛的纖細白色。和雙成相會的夢遠了,笙聲也聽不見了,即幻影消逝,只剩下天上的北斗星向西傾落。在放下室內(nèi)布帷而不想入室休息的傍徨時候,陡然牽動了舊情,憶起當(dāng)時在闌干角相偎相倚時,汗香侵襲。

音信斷絕。梧桐不等到秋天,一葉凋零,就使露井先知道。手中持的團扇,上面繪有情人畫像,已被塵損,但眉山依舊秀麗。雖然畫中人丹青塵損,但仍然很美麗,還怕它將驚起西池魚躍。到看畫像想起情人,定情之夜偷偷解下石榴裙的情景。

注釋

解連環(huán):又名“望梅”“杏梁燕”。計三體。此用正體,雙調(diào)一百零六字,上片十一句五仄韻,下片十句五仄韻。

涼薄:微涼。

邈(miǎo):遠,渺茫。

流螢(yíng):飛行無定的螢。杜牧《秋夕》詩:“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素懷:平素的抱負。

雙成:董雙成,傳說為西王母的侍女。

鳳笙(shēng):笙的美稱。笙形如鳳凰,音如鳳鳴。

玉繩:天乙、太乙兩星之共名。在北斗第五星玉衡北面。秋季夜半,玉繩自西北轉(zhuǎn),逐漸下沉,故古人多以玉繩低垂形容夜深或拂曉。

綀(shū)帷:粗布制成的帷幔。

露井:指無井蓋、井欄之井。

明月:指團扇。

丹青:本指繪畫用的材料,后泛指繪畫。

楚山:代指美女雙眉。

西池:指蘇州西園中之池。一說指西湖。

湘娥:湘夫人。

絳綃(jiàng xiāo)暗解:即“香囊暗解”。

萼:花萼。花瓣下部的一圈綠色小片。

參考資料:

1、趙慧文,徐育民編著.吳文英詞新釋輯評 (上冊):中國書店,2007.1:第52頁

2、陶爾夫,劉敬圻著.吳夢窗詞傳 吳文英: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第115頁

3、錢仲聯(lián)主編.愛情詞與散曲鑒賞辭典: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09:第421-422頁

解連環(huán)·秋情創(chuàng)作背景

  吳文英早年在蘇州結(jié)識某女子。他們的愛情以悲劇告終。吳文英對她的情感是真摯深厚的,他在詞作里常以極隱諱的筆法抒寫無盡的哀怨。這首詞是詞人寓居蘇州的后期、在其戀愛悲劇發(fā)生之后作的。充分抒發(fā)出作者的一腔憂怨之情。

參考資料:

1、唐圭璋等著 .《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卷) .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 第1990-1992頁 .

解連環(huán)·秋情鑒賞

  詞人善于捕捉瞬間情感中的細微感受,將對戀人的愛憐抒發(fā)得淋漓盡致。吳文英早年在蘇州結(jié)識某女子。近世詞家據(jù)吳詞作過許多分析,推斷他在蘇州有一妾,后被遣去。但將他關(guān)于蘇州情事的詞串連比照,可以確認(rèn)那位女子并非與他朝夕相處之妾,應(yīng)為一位民間歌妓。他們的愛情以悲劇告終。吳文英對她的情感是真摯深厚的,他在詞作里常以極隱諱的筆法抒寫無盡的哀怨。這首詞是詞人寓居蘇州的后期、在其戀愛悲劇發(fā)生之后作的。充分抒發(fā)出作者的一腔憂怨之情。

  詞的起筆“暮檐涼薄”,點明環(huán)境和時間。暮色已沉,人在檐下,感到秋之涼意,一語即營造出寂寞凄涼的氛圍。清風(fēng)吹動庭竹,使主人公產(chǎn)生故人來訪的幻覺。“疑”字將讀者帶入恍惚迷離的境界,有似夢非夢之感。此兩句用李益“開門復(fù)動竹,疑是故人來”(《竹窗聞風(fēng)》)詩句,“故人”即所鐘情的那位女子。“邈”,渺遠之意;給人一種遙不可及的距離感。

  這些描寫表現(xiàn)的均為非現(xiàn)實的夢幻般的情境。“漸夜久”表現(xiàn)由暮入夜的過渡。“閑引流螢”乃用唐代詩人杜牧《秋夕》“輕羅小扇撲流螢”句意,寫出故人天真可愛的情態(tài);借著微弱的螢光,從她的“素懷”暗里見到“纖白”。這幾句詞意較為模糊,作者有意以某些優(yōu)美的細節(jié)片斷暗示幽會時留下的難忘印象。

  傳說西王母的侍女董雙成能吹云和之笙,詞中的“雙成”即以仙子借指故人。雙成在夢中遠去,鳳笙之音漸漸消逝了。一切均是夢境,驚醒時已是“玉繩西落”。吳文英喜用生僻的典故,詞語十分難解。“玉繩”乃玉衡的北二星,玉衡為緯書中所指北斗七星的第五星,是斗柄的部分。玉繩西落標(biāo)志下半夜已過。

  這時主人公才由外室進到內(nèi)室。放下布帷,欲進內(nèi)室,卻又“倦入”,當(dāng)是夢境歷歷觸動了對往事的回憶,故“又惹舊愁”。不能忘記,在庭欄的角落還留有故人的粉汗香氣。

  對往事的思念,令詞人撫今追昔倍加傷痛。詞的過片以特殊的意象深刻地表達這種悲痛的情感。“銀瓶”是古時汲水用的器具。“銀瓶恨沉斷索”援用白居易《井底引銀瓶》詩“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句意。汲水時絲繩意外地斷絕,白詩以此比喻“似妾今朝與君別”,言中道分離,遺恨無窮。他們戀愛悲劇的發(fā)生,似乎早在預(yù)料之中:“梧桐未秋,露井先覺”,飄零搖落的命運是注定的了。“抱素影、明月空閑”,即葉夢得《虞美人》“寶扇重尋明月影,暗塵侵、上有乘鸞女”之意。團扇如月,扇面上繪有素女的小影,已積有灰塵。“抱”,持也;團扇曾經(jīng)是她用來“閑引流螢”的,“明月空閑”意為它已閑著無人用了。這紀(jì)念物上以丹青繪的小影封塵已久,可是那秀眉卻依稀動人。

  詞鋒至此陡然一轉(zhuǎn)。“翠冷紅衰”,一派衰落凋殘的景象。“西池”在吳文英關(guān)于蘇州情事的詞中多次出現(xiàn),當(dāng)為詞人寓所閶門外西園之內(nèi)的池。在這凋殘衰謝的季節(jié)、清寂冷落的秋夜,怕有輕微的聲響驚起西池里的睡魚,西池的魚躍又將攪擾靜寂的秋夜和人的思緒。因為主人公正因西池的落花回味起故人留下的一個銷魂印象:“記湘娥、絳綃暗解,褪花墜萼”。“湘娥”本為傳說中的湘妃。近世詞家考證,認(rèn)為吳文英在蘇州所戀者原籍湖湘,所以“湘娥”或“湘女”皆借指蘇州故人。記得那次幽會時,她偷偷解下輕薄的絳色綃衣。詞的結(jié)尾頗具新意,幸福美好的形象用以作為悲傷之詞的結(jié)尾,同今昔的勞燕分飛恰恰形成鮮明對比,從而產(chǎn)生了回環(huán)往復(fù)悲喜交集的藝術(shù)效果。

  吳文英是屬于那種情感細膩豐富的人,最善于捕捉并表現(xiàn)瞬間的、形象鮮明的主觀感受。在他的作品中,許多意象具有纖細的主觀感受性質(zhì),又以晦澀的語句表現(xiàn)出來,其詞意往往縹渺朦朧,恰似唐代李商隱的《無題》詩。這首詞的整體使人如臨夢境,比如故人團扇撲螢,令人難辨是夢幻還是往事;銀瓶斷索、梧葉早墜,未知其人是離是亡。在詞的結(jié)構(gòu)上雖也有時間關(guān)系的交代,但意群之間總有較大的跳躍或轉(zhuǎn)折,而且往往不甚連屬。如下闋的四個意群之間便缺乏應(yīng)有的順序聯(lián)系,結(jié)尾則似有詞意未盡之感。這正是夢窗詞結(jié)構(gòu)奇幻的特點。理解夢窗詞較為困難,如果細續(xù)便會發(fā)現(xiàn)作者的表現(xiàn)方式是藝術(shù)化的,所表達的情感則是復(fù)雜、真摯和纏綿的。

吳文英簡介

唐代·吳文英的簡介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shù)量豐沃,風(fēng)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 吳文英的詩(325篇)

猜你喜歡

南城詠古十六首 其六 鐵牛廟

元代乃賢

燕人重東作,镕鐵象牛形。角斷苔花碧,蹄穿土銹腥。

遺蹤傳野老,古廟托山靈。一酹壺中酒,穰穰黍麥青。

晚步張鞏田間

元代麻革

地入荒蕪過客稀,村深門巷暮山圍。悠悠獨鳥穿云下,策策寒烏掠日飛。

人事百年梧葉老,秋風(fēng)萬里稻花肥。兵塵河朔迷歸路,惆悵平沙送夕暉。

即事 其三

宋代李彭

紛紛著作能上馬,袞袞紫微俱斲窗。韓侯遽綰銅章去,豈坐雙流帶二江。

朱曰藩寄升庵先生一首

明代朱曰藩

亭花落盡鷓鴣飛,吉甫臺邊春事稀。錦水毓華添麗藻,禺山金碧有光輝。

僰中僮隸傳書至,煎上人家沽酒歸。笑挈一壺江浦去,輕紅剛值荔枝肥。

雨水過后作

熊東遨

昨夜馀寒?dāng)浚洪_雨水門。露生芳草苑,人約板橋村。

待雪前因失,尋梅舊跡存。孤燈坐侵曉,不覺上朝暾。

醉蓬萊·望秋高梨嶺

兩漢佚名

望秋高梨嶺,星下莆陽,慶生賢哲。問瑞蓂留兩莢。小試宏才,暫勞雕邑,布陽春仁澤。庭有馴禽,村無吠犬,稻黃連陌。最是邦人,合掌頂戴,萱草年華,蟠桃春色。卻笑仙翁,覓丹砂金訣。德滿人間,詔來天上,看壽名俱得。歲歲霞觴,鳳凰池畔,賀生辰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