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杜甫的詩 > 促織

促織

[唐代]:杜甫

促織甚微細,哀音何動人。

草根吟不穩,床下夜相親。

久客得無淚,放妻難及晨。

悲絲與急管,感激異天真。

促織譯文及注釋

譯文

蟋蟀的叫聲十分微細,那哀婉的聲音多么動人!

它在寒冷的野外草叢間叫得不暢,移到床下來叫,仿佛與我的心情相同。

唉,久客他鄉的我怎能不聞聲而淚下?被遺棄的婦女或寡婦也在半夜里難以穩睡到天明。

想那哀切的絲樂和激昂的管樂,也不如這天真的聲音如此感人。

注釋

促織:又叫蟋蟀,今甘肅天水一帶俗稱“黑羊”。

哀音:哀婉的聲音。

穩:安。

親:近。

得:能夠。

放妻:被遺棄的婦女或寡婦。

絲:弦樂器。

管:管樂器。

感激:感動,激發。

天真:這里指促織沒有受禮俗影響自然真切的嗚聲。

參考資料:

1、韓成武 張志民.杜甫詩全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285-286

2、李濟阻 王德全 劉秉臣.杜甫隴右詩注析: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年03月第1版:175-177

促織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秋天所作,當時杜甫還在秦州,遠離家鄉,夜間聽聞蟋蟀哀婉的叫聲從而感秋,至而牽動了思鄉之情,表達了詩人遠離家鄉的羈旅愁懷。

參考資料:

1、韓成武 張志民.杜甫詩全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285-286

促織鑒賞

  人們常常把嗚叫聲當作動物的語言,所以聽到反復不斷的聲音,就自然想象到那是在不斷地訴說著什么,或要求著什么,把它想象成無休止的傾訴。杜甫在秦州的幾個月,正是促織活動的時候。傍晚,清晨,特別是不眠之夜,大約都是在促織的鳴叫聲中度過的。詩人久客在外,心情本來就很凄涼,被促織聲一激,往往不禁淚下。這首詩,就是詩人當時憂傷感情的真實寫照。

  起句正面點明促織,以“甚細微”與第二句的“何動人”構成對比,襯托哀音的不同尋常。

  三、四句和五、六句,在修辭上構成兩對‘‘互文”。就是說:促織在野外草根里、在屋內床底下,總是鳴聲不斷;而不論在什么地方嗚叫,總和不得意的詩人心情是互相接近的。聽到它的叫聲,長期客居外鄉的人不得不流淚,再也無法安睡到天明;被遺棄的婦女或寡婦也在半夜里被哀鳴之聲驚醒,陪著促織灑下淚水。這種“互文”格式的使用,用表面上的兩層意思抒寫了交互著的四層意思,能收到言簡意緣的效果,是古代詩詞中常用的修辭手法。

  最后兩句以“悲絲”、“急管”同促織的啼叫相比較,而以促織叫聲“天真”、不受禮俗影響作結,把促織的哀音放在任何樂器的演奏無法達到的效果之上,把“哀音何動人”寫到了極點,更加烘托出詩人的思鄉愁苦之情。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猜你喜歡

龍潭瀑

黃公渚

攢峰去天無一尺,兩崖爭路不容隙。匹練皚皚百丈懸,四疊界破山光碧。

吹漂濺沫隨風翻,如倒天瓢傾玉液。澄潭方暑颯先秋,恍入冰壺濯魂魄。

夢夫容 鴛湖放棹

沈軼劉

夗央湖畔夢。載春魂,乍聽櫓聲入凍。夜來云破,吳榜晚寒重。

渚光流素汞。銀蟾篩漏青縫。逗向微茫,又金貂貰酒,溪店翠簾動。

山夜

明代李夢陽

孤月上東岫,白鶴激秋淚。涼風振溪壑,林影颯搖泄。

山居本深靜,夜氣復澄霽。冥心向千古,眇焉托真契。

次韻同院晚春 其一

宋代李正民

病思愁腸叵奈何,新詩無復苦磋磨。欣聞郢客陽春曲,罷唱吳儂小海歌。

幽徑雨馀芳草綠,小園風靜落花多。融樽正好酬佳景,休嘆朋簪不我過。

投項子京

明代吳孺子

湖上梅花出短墻,一開半落湖水香。

春陽羞澀杏花細,桃花李花亦不忙。

喜雪 其三

宋代朱翌

嘉瑞真成一旦逢,寄箋天下托鵬風。分無侑坐歌眉綠,但有挑蔬凍指紅。

畫史莫傳飛舞勢,詩人俱盡琢磨工。此間不見乾坤妙,妙在竹扉山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