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賀的詩 > 崇義里滯雨

崇義里滯雨

[唐代]:李賀

落莫誰家子,來感長安秋。

壯年抱羈恨,夢泣生白頭。

瘦馬秣敗草,雨沫飄寒溝。

南宮古簾暗,濕景傳簽籌。

家山遠千里,云腳天東頭。

憂眠枕劍匣,客帳夢封侯。

崇義里滯雨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是誰家男兒流落在京城,無依無靠,獨對寂寞的寒秋?

青壯之年長抱著羈恨,夢中悲泣,只換得白發滿頭。

像一匹干瘦的馬,以敗草為食,冷雨蕭蕭,水沫漂浮在寒溝。

貢院的舊簾遙看黯然,透過雨幕,聽得見更聲幽幽。

家山啊,遠隔在千里之外,在那天邊,那云腳的東頭。

滿懷憂愁,枕著劍匣入眠,封侯之愿,也許這夢中得酬。

注釋

崇義里:長安街坊名。宋敏求《長安志》:“朱雀街第二街,有九坊,崇義里其一。”

落莫:落魄潦倒。

秣(mò):飼養。

南宮:尚書省,此詩專指尚書省中主管官員選授的吏部。崇義里離尚書省很遠,無法目及,此乃隱喻有司昏庸。

濕景:雨影。簽籌:古代報時用的竹籌。這句意謂只聽到敲更聲從雨影中傳來。

天東頭:長吉家在洛陽福昌縣,在長安之東。

客帳:他鄉的住處。這里指崇義里。封侯:投筆從戎,立功以封侯,《后漢書·班超傳》:“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

參考資料:

1、吳企明 編選.李賀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07-108

2、滕學欽.李賀詩歌全集簡疏 今譯:中國書店,2010:156

崇義里滯雨創作背景

  崇義里是詩人李賀在長安任奉禮郎時的居處,此詩作于元和四年(809)秋,當是詩人在長安任職時寫成的。詩人來長安應試在元和二年冬,三年春,“應試不售”后立即返回昌谷,不可能客館滯雨懷憂,來感受長安的秋意。

參考資料:

1、吳企明.李賀集:鳳凰出版社,2007:102

崇義里滯雨鑒賞

  詩人李賀抱著滿腔熱忱來到長安,冀望通過“蔭子得官”的途徑,求得一官半職,實現其濟民報國的人生抱負。而現實生活對他的回報卻是無情的,奉禮郎官職卑微,受盡皇親國戚、達官貴人的冷遇和排擠,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感憤,時時襲來心頭。在蕭瑟寒冷的秋雨中,他滯留館舍,觸景生情,憑借詩句抒發郁結于心頭的憂憤。詩的首句用“誰家子”唱發,“仿佛自問,極憤郁之致”(葉蔥奇《李賀詩集注》)。詩人來到長安,感受到秋意的蕭瑟,更感受到“落莫”與“牢落”,壯年懷著羈居他鄉的怨恨,夢見自己白發滿頭,暗自悲泣。“瘦馬”以下四句,從直接抒情轉入即景描寫,詩人所騎的瘦馬,喂飼劣等草料,雨沫飄零在寒溝里;遙望南宮,古簾下一片昏暗,只聽到更籌聲從雨中傳來。筆觸細致的景物描寫,緊緊扣住“滯雨”的題意行筆,既能表現詩人貧困、飄零的景況,又能暗喻吏部官員的昏庸,著墨不多,而意境融沏。最后四句,詩人馳騁想象,一會兒想歸回故鄉。家鄉遠在千里之外的白云腳下,一會兒又想到投筆從戎,立功封侯。詩人不甘心沉淪下僚,不滿于現狀,亟想擺脫困境,徘徊于進退、窮通之間。

  全詩基調極為低沉憂郁,結尾突然振起一筆,寫出“客帳夢封侯”的詩句,以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自作寬慰之語。

李賀簡介

唐代·李賀的簡介

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 ? 李賀的詩(207篇)

猜你喜歡

舟次清口 其一

宋代黃裳

海岱東西六轉春,投閒休說去思人。此方緣盡回頭處,別有仙源可出塵。

酒泉子 春夜

清代吳綺

花影夭邪,晴月照人今夜。羅窗半展淚痕斜,有些些。

巫山欲夢楚云遮,繡被香寒宮麝。隔墻聞響七香車,是誰耶。

暮春以事詣圓明園趨公既罷因覽西郊形勝最后過澄懷園和內直友人春晚退直詩 其六

清代龔自珍

此地求沿革,當年本合并。林嵐陪禁近,詞廟仰勛名。

水榭分還壯,云廊改更清。諸公齊努力,誰得似桐城。

奉和樂道

宋代韓維

昔聞有客薦揚雄,清世文章又見公。

奏賦獨高天下士,辭榮遠繼古人風。

穫稻 其一

清代屈大均

今歲愁咸早,秋分害早黏。無多遺穗在,婦子亦腰鐮。

賀新郎·此是河清宴

宋代王邁

此是河清宴。覺朝來、薰風滿入,生綃團扇。太守愁眉才一展,且喜街頭米賤。且莫管、官租難辦。繞砌苔錢無限數,更蓮池、雨過珠零亂。盡買得,凌波面。家山樂事真堪羨。記年時、荔支新熟,荷筒齊勸。底事來尋蕉鹿夢,贏得乾忙似箭。笑富貴、都如郵傳。做了豐年還百姓,便莼鱸、歸興催張翰。看卿等,上霄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