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崇義里滯雨》鑒賞

原文

落莫誰家子,來感長安秋。

壯年抱羈恨,夢泣生白頭。

瘦馬秣敗草,雨沫飄寒溝。

南宮古簾暗,濕景傳簽籌。

家山遠千里,云腳天東頭。

憂眠枕劍匣,客帳夢封侯。

賞析

  詩人李賀抱著滿腔熱忱來到長安,冀望通過“蔭子得官”的途徑,求得一官半職,實現其濟民報國的人生抱負。而現實生活對他的回報卻是無情的,奉禮郎官職卑微,受盡皇親國戚、達官貴人的冷遇和排擠,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感憤,時時襲來心頭。在蕭瑟寒冷的秋雨中,他滯留館舍,觸景生情,憑借詩句抒發郁結于心頭的憂憤。詩的首句用“誰家子”唱發,“仿佛自問,極憤郁之致”(葉蔥奇《李賀詩集注》)。詩人來到長安,感受到秋意的蕭瑟,更感受到“落莫”與“牢落”,壯年懷著羈居他鄉的怨恨,夢見自己白發滿頭,暗自悲泣。“瘦馬”以下四句,從直接抒情轉入即景描寫,詩人所騎的瘦馬,喂飼劣等草料,雨沫飄零在寒溝里;遙望南宮,古簾下一片昏暗,只聽到更籌聲從雨中傳來。筆觸細致的景物描寫,緊緊扣住“滯雨”的題意行筆,既能表現詩人貧困、飄零的景況,又能暗喻吏部官員的昏庸,著墨不多,而意境融沏。最后四句,詩人馳騁想象,一會兒想歸回故鄉。家鄉遠在千里之外的白云腳下,一會兒又想到投筆從戎,立功封侯。詩人不甘心沉淪下僚,不滿于現狀,亟想擺脫困境,徘徊于進退、窮通之間。

  全詩基調極為低沉憂郁,結尾突然振起一筆,寫出“客帳夢封侯”的詩句,以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自作寬慰之語。

李賀簡介

唐代·李賀的簡介

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