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周邦彥的詩 > 華胥引·秋思

華胥引·秋思

[宋代]:周邦彥

川原澄映,煙月冥濛,去舟如葉。岸足沙平,蒲根水冷留雁唼。別有孤角吟秋,對曉風嗚軋。紅日三竿,醉頭扶起還怯。

離思相縈,漸看看、鬢絲堪鑷。舞衫歌扇,何人輕憐細閱。點檢從前恩愛,但鳳箋盈篋。愁剪燈花,夜來和淚雙疊。

華胥引·秋思譯文及注釋

譯文

清澈的水流穿過廣闊的原野,與天光云影共輝映,煙霧迷蒙中,月色昏暗,遠舟像一片片樹葉漂在水面。長長的河岸邊是平順的沙洲,留宿于蒲葦叢中的大雁正在寒冷的秋水中覓食吞咽。對著曉風嗚嗚鳴響,那是江樓上的孤角在吟唱秋意。酒后初醒,體軟頭暈,太陽已高高升起。

離別的思緒相互纏繞,仔細瞧瞧、兩鬢發絲已不堪夾鑷。舞衫綢扇,品物依舊,可如今還有人來憐愛細看嗎?細數曾經的恩愛時光,只有書箱里裝滿關于她的書信和詩箋。帶著愁容剪下燃盡的燈芯,昨夜淚眼與燭光相互映照。

注釋

華胥引:此調為周邦彥始創。陳本注“黃鐘”宮,題作“秋思”,《百家詞》同。

冥濛:昏暗迷茫。

唼(shà):水鳥或魚類吞食。

別有孤角吟秋,對曉風嗚軋(yà):此句化用杜牧《題齊安城樓》詩中“鳴軋江樓角一聲,微陽瀲瀲落寒汀”的句子。

相縈(yíng):相互纏繞。

鬢絲堪鑷(niè):鬢發稀白,已不堪夾鑷。鑷:鑷子,拔除毛發的用具,此作動詞“拔除”解。

點檢:即檢點。

鳳箋盈篋(qiè):謂書箱里裝滿昔日的書信和詩箋。鳳箋(jiān):信紙的美稱,指繪有金鳳的紙。篋,小箱子,如書篋,行篋。

燈花:燈芯余燼結成的花形。

和淚雙疊:謂含淚看燈花,花形兩兩相疊。

參考資料:

1、周邦彥.《周邦彥選集》.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06月第1版:第12頁—13頁

華胥引·秋思創作背景

  據清代詞學家黃蘇《蓼園詞選》記載,周邦彥晚年不愿與蔡京奸黨合作,被逐出朝廷,由徽猷閣待制出知順昌府、處州等地,此詞或在順昌府、處州兩地寫成。

參考資料:

1、周邦彥.《周邦彥選集》.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06月第1版:第12頁—13頁

華胥引·秋思鑒賞

  此詞寫歌女秋思,由送別情人到訴離別之苦,詞意綿密,守托著一片深心。相思心切,霜染雙鬢,表現了歌女的執著愛情。川原望遠,秋月迷蒙,道盡了天涯情味。

  詞的上片抓住一個“秋”字,處處表現秋悲。遙遠的愛,凄切之情,逐一盡顯紙上。“川原澄映,煙月冥濛,去舟如葉。”一派秋涼景像!廣闊的原野,掩映在清澈的江面上;云影秋月迷迷濛濛,灑下凄清的寒光。親愛的人已登船啟航。他就這樣走了,越行越遠,船兒變得像一小片樹葉漂向遙遠的地方。這里表面上在寫景,實際是寫心境,寫難舍難分之情。

  “岸足沙平,蒲根水冷留雁唼,”長長的河岸邊是平順的沙洲,菖蒲已老,河水浸人,仿佛還留下大雁呷吃東西的聲音。再寫凄清之景,加強秋涼之感。“別有孤角吟秋,對曉風鳴軋。”孤角,角即畫角,古樂器,用竹、木、皮或銅制成,外加彩繪,發音哀厲高亢。《玉臺新詠》梁簡文帝《和湘東王折楊柳》:“城高短簫發,林空畫角悲。”這里是說,又聽到孤獨的畫角奏出哀厲的調子,詠嘆這悲涼的秋色。伴著清晨的秋風陣陣,發出嗚嗚的聲音。越寫秋涼秋悲,越加深情思。“紅日三竿,醉頭扶起還怯。”昨夜借酒澆愁,今朝醉意難醒。太陽都已經升得很高了,腦子還昏昏沉沉,連抬起頭來都有幾分害羞。言愁之深,真像病了一樣,連床都起不來了。

  下片抓住一個“思”字,處處表現相思。憶舊日恩愛,相思伴著寂寞淚,相思愁得鬢發白。秋思苦,入憔悴。

  “離思相縈,漸看看、鬢絲堪鑷。”離別后的思念時縈心懷,一天天過去,漸漸地鬢發變白,都已經可以拔下銀絲了。真個是憂愁催人老呀。“舞衫歌扇,何人輕憐細閱。”過去舞蹈穿的衣衫,歌唱用的綢扇,品物依舊,可如今哪里還有人來憐愛細看呢?意思是,一個可憐的歌女,只有你曾經真心愛我,同情我,憐惜我。而今你已遠去他鄉,我就更孤獨無依了。“點檢從前恩愛,但風箋盈篋。”想起你,我翻開書箱,那里有你用美麗的信箋寫來的滿滿一箱情書呵!它記錄著我們往日的恩愛,撫慰著我這孤寂的心。“愁剪燈花,夜來和淚雙疊。”然而愁思難消,獨坐在燭臺前,毫無睡意,越想越孤單,越思越凄切,止不住熱淚長流;傷心的淚水和蠟燭的淚,雙雙疊印在一起。人們常把蠟燭熔化稱為流淚,孤苦的人和淚觀燭,更增傷悲;淚眼與淚燭映照,加深了相思和凄苦的描寫,確是妙筆。

  全詞一氣呵成,從晚到早,又從早到晚,內在聯系緊密;朝朝暮暮,相思無限,牽心掛腸。詞中景隨情轉,情依景移,哀婉妻切,動人心魄。走筆有如游龍,意味深厚。“川原”、“煙月”、“去舟”、“孤角”;“鬢絲”、“鳳箋”、“燈花”、“疊淚”,都連著秋思,堪稱絕構。詞家深得味外之味,可說是寫別情的動人篇章。

周邦彥簡介

唐代·周邦彥的簡介

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 ? 周邦彥的詩(286篇)

猜你喜歡

雙調望江南 秋暮

清代曹爾堪

秋欲暮,江水盡生涼。鷗浴似添濤外雪,林疏微映菊前黃。

材屋日恒長。

長相思 其二 采花

丁澎

郎采花。妾采花。郎指階前姊妹花。道儂強是他。

紅薇花。白薇花。一樹開來兩樣花。勸郎莫似他。

茄藤社觀番戲二絕句 其一

清代范咸

連臂相看笑踏歌,陳詞道是感恩多。劇憐不似弓鞋影,一曲春風奈若何。

秋柳 其三

近現代許南英

怯寒先著薄綿衣,竟與三春意態非。已似韋娘金縷盡,那堪蘇小玉繩稀?

樓臺有客憐相望,燕雁憑君記代飛。一為停驂思往事,宦情、鄉夢兩相違!

曉發

唐代唐求

旅館候天曙,整車趨遠程。幾處曉鐘斷,半橋殘月明。
沙上鳥猶在,渡頭人未行。去去古時道,馬嘶三兩聲。

莫子憲中奉挽歌詞三首 其二

宋代葛勝仲

材資合黃閣,器業偃朱轓。教府依模范,樞庭驗討論。

成梁繄杜預,障水幸王尊。二紀朋僚舊,追懷慟寢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