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納蘭性德的詩 > 好事近·簾外五更風(fēng)

好事近·簾外五更風(fēng)

[清代]:納蘭性德

簾外五更風(fēng),消受曉寒時節(jié)。剛剩秋衾一半,擁透簾殘月。

爭教清淚不成冰?好處便輕別。擬把傷離情緒,待曉寒重說。

好事近·簾外五更風(fēng)譯文及注釋

譯文

窗外吹來五更的寒風(fēng),這寒冷的造成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時刻。獨自孤眠,秋夜冰冷的被子多出了一半,我擁著被子坐起來,望著窗外的殘月回憶往昔。

怎么能使清淚不長流至結(jié)冰呢,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把離別的事放在心上。這因離別而感傷的心緒,還是留到天亮以后再去想吧。

注釋

好事近:詞牌名。又名《釣船笛》,《張子野詞》入“仙呂宮”。雙調(diào)四十五字,前后片各兩仄韻,以入聲韻為宜。兩結(jié)句皆上一、下四句法。

秋衾(qīn):秋夜冰涼的被子。

爭教:怎教,怎么才能。

好處:歡合情濃之時。

擬把:打算把。

參考資料:

1、納蘭性德著;馮其庸特邀顧問;尹小林主編,,.納蘭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16.07:第227頁

2、(清)納蘭性德著;孫紅穎解譯.納蘭詞全鑒:中國紡織出版社,2016.02:第79頁

好事近·簾外五更風(fēng)創(chuàng)作背景

  康熙十六年(1677)盧氏因難產(chǎn)不幸去世,盧氏死后,癡情的納蘭就陷入無盡的哀傷之中。為了表達自己與妻子乍離之后的傷感而寫下這首詞。

參考資料:

1、(清)納蘭性德著.家庭書架 納蘭詞:南海出版公司,2013.10:第65頁

好事近·簾外五更風(fēng)鑒賞

  該篇是納蘭的一首簡短小詞。上片寫相思,似乎是在同憶中找尋往昔的歡樂,又像是在懷念妻子,在她離去后產(chǎn)生了傷感之情,詞意撲朔迷離,耐人尋味,有著重情重義之感,也有迷惘哀傷的糾結(jié)。

  開頭便直言了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簾外五更風(fēng),消受曉寒時節(jié)”。竹簾之外傳來五更的寒風(fēng),在這清秋寒冷的早晨實在讓人難以消受。這首詞寫與妻子乍離之后的傷感,寫得如此直白動人,只怕是納蘭的內(nèi)心真的是無法再忍耐下去了,愛情對于他來說是精神的一種很大寄托,但當(dāng)他所依賴的愛情一份一份都離他而去的時候,再堅強的人,只怕也會難以承受了。

  詞一開始便頗有自怨多情之意。不過語言雖然直白粗淺,但是卻真摯感人。越是直白簡潔,便越是入情至深。而后接下去便說道:“剛剩秋衾一半,擁透簾殘月?!豹氉怨旅撸镆估浔谋蛔右蚨喑隽艘话耄鴷院y耐,于是擁被對著簾外的殘月。夜半孤枕難眠,只能望著明月去回憶往昔,但可惜,月亮似乎也知道他的心事,窗外所對的只是一輪殘月而已。

  歡樂和幸福都是短暫的,世上沒有什么事情是長長久久、永不變更的、納蘭而今只剩下獨自一人,孤獨無依,現(xiàn)在對著窗外的殘月,更是加重了這種孤獨感,納蘭自然是情難以自禁,淚流滿面。

  故而下片便寫道“爭教清淚不成冰”,自然承接了上片的情緒,沒有什么過渡,也沒有任何的引申,依然是簡單的描述,將心情的糟糕寫得入木三分。直白的描述有時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覷,納蘭將人生苦短、情短苦多的情感糾葛寫得讓人無法不去動情。

  想起往日的種種,而今自己獨自一人賞月,只能清淚長流,空白凝噎,這句中的“成冰”更是寫出清冷孤寂的意味了。淚流至結(jié)成冰,這該是怎樣的一種哀愁,納蘭的孤獨和寂寞,在盧氏離去后便更加明顯,但凡盧氏之前用過的衣物、住過的樓閣,對納蘭來說,都是一種折磨。

  所以,納蘭才會說“好處便輕別。擬把傷離情緒,待曉寒重說”、納蘭自己也知道,面對這樣鋪天蓋地的哀傷,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把離別之事放在心上,這離愁別緒待到天亮以后再去想吧。

  如此哀傷,似真非真,似幻非幻,極富浪漫色彩。在詞的最后,納蘭從回憶中抽身,回歸現(xiàn)實,他知道現(xiàn)今已經(jīng)是人去樓空,物是人非了,與其在回憶中痛苦掙扎,不如轉(zhuǎn)身睡去,讓夢境和睡眠趕走孤寂和寂寞。

  全詞寫痛苦寫得淋漓盡致,既然相愛的人總有一天會因為生老病死種種原因而分開,那當(dāng)初為何還要用情那么深,以至于到如今還難以消解遺忘。這恐怕是所有有情人的困惑和疑問,納蘭在這首詞的最后做了解答。既然相愛,就去愛,一旦當(dāng)愛不起的時候,便是再后悔也無用了。

納蘭性德簡介

唐代·納蘭性德的簡介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guān)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shù)風(fēng)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 納蘭性德的詩(218篇)

猜你喜歡

依韻和宋次道龍圖閣曝書

宋代王珪

五云迎曉禁廬開,不及華衣曳老萊。

寶藏發(fā)函金作界,仙醪傳羽玉為臺。

游白鹿洞書院

項安世

晦翁一別遂千秋,跨鹿乘云何處游。

人隨流水去不返,名與好山空自留。

游青城山

楊可弼

我笑羊叔子,峴首矜一生。

又怪謝阿客,伐山覓崢嶸。

歸來

明代楊士奇

歸來語向誰,白發(fā)故交稀。滿目亭臺好,傷心俗化微。

慌迷攜鶴徑,慚過釣魚磯。童子何知我,猶嗤舊素衣。

送李屯田守桂陽二首 其一

宋代王安石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

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愿百金易。

贈張長史時言 其一

嚴嵩

魯衛(wèi)親藩大,衡廬楚道長。除書登國傅,歸棹指江□。

仙醞濃堪致,家音近易將。河間今禮樂,陪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