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端的詩 > 溪行逢雨與柳中庸

溪行逢雨與柳中庸

[唐代]:李端

日落眾山昏,蕭蕭暮雨繁。

那堪兩處宿,共聽一聲猿。

相思 

李端簡介

唐代·李端的簡介

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 ? 李端的詩(218篇)

猜你喜歡

聊城夜泊聞揚州寇急愴然有作

明代黎民表

殺氣朱方徙,妖星太白低。三江分部曲,五月斗鯨鯢。

箭滿蕪城郭,笳哀邗水堤。肉飛腥赤海,炬列障丹梯。

丙寅正月十日召諸王臣工集重華宮聯句

弘歷

韶年和樂會周親,麗藻同賡翰墨臣。宴借傳柑先令節,俗沿桃菜協良辰。

矞云已報三階泰,淑序初呈九陌春。爆竹聲多催臘盡,梅花香發競時新。

韓文公釣臺

明代張詡

釣石起千仞,滄波一掌平。伊人垂釣處,月白更江清。

燈夕迎紫姑神

宋代張玉娘

淑氣回春雪漸融,星河天上一宵通。芙蕖萬點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曉風。

燭影暈迷光綽約,簾環聲徹佩玲瓏。不妨鳥篆留仙跡,鳳輦殷勤出紫宮。

廬山道中

宋代董嗣杲

疊疊蒼巒別是天,往來即是地行仙。

撥云峰底落紅雨,冷翠谷中浮紫煙。

送翰林宋先生致仕歸金華二十五首 其九

明代孫蕡

令子內庭書制誥,佳孫復作序班郎。一門三代沾恩澤,更著錦衣歸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