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
登泰山。元代。張養浩。 風云一舉到天關,快意生平有此觀。萬古齊州煙九點,五更滄海日三竿。向來井處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覺寬。笑拍洪崖詠新作,滿空笙鶴下高寒。
[元代]:張養浩
風云一舉到天關,快意生平有此觀。
萬古齊州煙九點,五更滄海日三竿。
向來井處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覺寬。
笑拍洪崖詠新作,滿空笙鶴下高寒。
風雲一舉到天關,快意生平有此觀。
萬古齊州煙九點,五更滄海日三竿。
向來井處方知隘,今後巢居亦覺寬。
笑拍洪崖詠新作,滿空笙鶴下高寒。
譯文
伴著和風、輕云一口氣登上了南天門,平生能有如此美妙的游覽令人多么高興。
終于看到了“齊煙九點”的古老奇觀,也一睹了“泰山日出”的壯麗美景。
以前居住狹窄知識淺薄猶如井底之蛙,今后就算住到鳥巢好像也會覺得海闊天空。
笑拍著洪崖仙人的肩膀詠唱新歌,滿天的仙樂飄然而下與大地、與泰山共鳴。
注釋
齊州:即濟南。煙九點:形容泰山煙云繚繞中群峰羅峙。化用李賀《夢天》詩句:“遙望齊州九點煙。”
井處:居處狹隘,即其下句所言巢居,眼界窄,活動區域小。
洪崖:仙人名,也是山名,在江西省新建縣西南,傳說上古仙人洪崖得道于此,崖以仙名。山下有煉丹井,名崖井。
滿空笙鶴:傳說仙鶴從空而降,接仙人乘鶴在天上的笙樂聲中升天而去。高寒:指天上仙人居處。
參考資料:
1、注釋資料來源:夏傳才,《中國古代山水旅游詩選講》第222-223頁,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唐代·張養浩的簡介
張養浩(1269—1329年),漢族,字希孟,號云莊,山東濟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詩、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稱。代表作有《山坡羊·潼關懷古》等。
...〔
? 張養浩的詩(137篇) 〕
清代:
鄒堯廷
巖疆數十里,良楛各異族。地連潁與毫,獷悍習成俗。
頗聞道旁言,謂我少嚴酷。撫心良自慚,十載負民牧。
巖疆數十裡,良楛各異族。地連潁與毫,獷悍習成俗。
頗聞道旁言,謂我少嚴酷。撫心良自慚,十載負民牧。
宋代:
楊冠卿
松菊依然繞舊廬,西風歸興動鱸魚。
歸來有酒輒成醉,旋摘秋園雨后蔬。
松菊依然繞舊廬,西風歸興動鱸魚。
歸來有酒輒成醉,旋摘秋園雨後蔬。
:
洪繻
華人以娼為敗風,東人以娼作奉公。王家徵稅夜夜同,公娼廳事明燈紅。
插花盈頭發一蓬,花布裹身舞氋氃。貼腰作褥系腰后,人各一端搖玲瓏。
華人以娼為敗風,東人以娼作奉公。王家徵稅夜夜同,公娼廳事明燈紅。
插花盈頭發一蓬,花布裹身舞氋氃。貼腰作褥系腰後,人各一端搖玲瓏。
宋代:
宋庠
平日開黃閣,茲辰奠素旗。留侯嘗辟谷,巖說遂騎箕。
天迥哀笳咽,林長導翣遲。行人此墮淚,何必峴亭碑。
平日開黃閣,茲辰奠素旗。留侯嘗辟谷,巖說遂騎箕。
天迥哀笳咽,林長導翣遲。行人此墮淚,何必峴亭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