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朱敦儒的詩 > 卜算子·旅雁向南飛

卜算子·旅雁向南飛

[宋代]:朱敦儒

旅雁向南飛,風雨群初失。饑渴辛勤兩翅垂,獨下寒汀立。

鷗鷺苦難親,矰繳憂相逼。云海茫茫無處歸,誰聽哀鳴急。

卜算子·旅雁向南飛譯文及注釋

譯文

遠行的大雁向南飛翔,風雨中與雁群失散。饑渴辛苦的大雁雙翅無力地下垂,只好獨宿于清冷的河中小洲。

沙鷂和白鷺苦于難以親近,時刻擔心被弓箭射殺。茫茫云海中找不到歸宿,有誰來聽鴻雁的聲聲哀號。

注釋

卜算子:詞牌名,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駱賓王寫詩好用數字取名,人稱“卜算子”。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兩仄韻。兩結亦可酌增襯字,化五言句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復演為慢曲,《樂章集》入“歇指調”。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韻,后片五仄韻。

旅雁:征雁。這里比喻戰亂時人們紛紛南逃。

寒汀(tīng)立:冷落凄清的河中小洲。

鷗鷺:即沙鷗、白鷺。

矰(zēng):用絲繩系住的短箭。繳(zhuó):系在箭上的絲繩。

參考資料:

1、蕭希鳳注,宋詞三百首簡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3.09,第117頁

2、肖篤宋選編,唐宋詞三百首 (少年版),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06年05月第1版,第176頁

卜算子·旅雁向南飛創作背景

  北宋宋欽宗靖康年間(公元1126~1127年),即是“靖康之難”期間。詞人開始南渡,為了描寫來時的種種不適,于是寫下了這首詞。

參考資料:

1、鄧紅梅評注,婉約詞,中華書局,2011.03,第157頁

卜算子·旅雁向南飛鑒賞

  上闕寫失群旅雁遭遇風雨后的疲累饑渴之狀與孤獨之感。詞的首句寫冬天雁由北向南遷徙。“情沿物應”,才發而為詞,“道寄人知”,借以表達因雁而興起的傷感。“風雨群相失”的“風雨”,表面是指自然的風雨,骨子里卻是喻指人世社會的風雨,是驟然襲來的戰禍。接下去便以雁之饑渴辛勞、無力續飛與孤宿寒汀的情景,來比喻人們在逃難途中忍饑受寒、疲憊不堪和孤苦無依的慘狀。

  下闋以雁之憂懼被人弋射和茫茫無處歸宿,以及哀鳴而無人憐顧的孤危,象征他與廣大人民當時類似的處境與心情。“鷗鷺苦難親”一句,承上句“寒汀立”而有所深入。鷗、鷺與雁,都是棲宿于沙洲汀渚之間的鳥類,而說“難親”,便有地下亦難寧處之苦;“贈繳憂相逼”,則天空中更怕有性命之憂。《史記·留侯世家》載漢高祖歌日:“鴻鵠高飛,一舉千里。······雖有贈繳。尚安所施!”而這里的鴻雁苦于身心交瘁,無力高飛,便易被獵人所射殺。如此借旅雁的困厄以寫人間的憂患,可謂入木三分。結尾續寫旅雁之苦。“云海茫茫”亦即人海茫茫,一語雙關,余悲不盡。

  全詞處處寫雁,但又處處在寫自身的處境與心緒,收到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藝術效果。詞人寫的雖然是個人在逃難途中的遭遇與感受,但作品所反映的內容卻具有較強的時代色彩和普遍的意義。

朱敦儒簡介

唐代·朱敦儒的簡介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為“洛中八俊” (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

...〔 ? 朱敦儒的詩(273篇)

猜你喜歡

相思引 其二

宋代袁去華

曉鑒燕脂拂紫綿。未忺梳掠髻云偏。日高人靜,沈水裊殘煙。

春老菖蒲花未著,路長魚雁信難傳。無端風絮,飛到繡床邊。

金剛隨機無盡頌·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宋代釋印肅

小法勿貪焚,無二亦無三。

唯此一事實,何用廣言談。

曉發沙城由東山間道薄暮始達宣府

李時勉

仆夫促嚴駕,曉發鑾輿先。避彼雞鳴道,迂回由東山。

山險歷層疊,路狹經萬盤。下山入地底,登高上云端。

盜賊

宋代劉敞

村落枹鼓起,城樓刁斗頻。畏涂深虎豹,行路入荊榛。

故老人人怨,烽煙處處新。桃源容客棹,屬意武陵春。

登江樓

宋代李宏

三江會合水交流,擁抱嵐光送客舟。

只與寄詩身不到,老人可是負江樓。

荷池小立

宋代楊萬里

點鐵成金未是靈,若教無鐵也難成。

阿誰得似青荷葉,解化清泉作水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