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杜甫的詩 > 天邊行

天邊行

[唐代]:杜甫

天邊老人歸未得,日暮東臨大江哭。

隴右河源不種田,胡騎羌兵入巴蜀。

洪濤滔天風(fēng)拔木,前飛禿鹙后鴻鵠。

九度附書向洛陽,十年骨肉無消息。

天邊行譯文及注釋

譯文

流落天邊的老人回不了家,黃昏時分向東來到大江邊失聲痛哭。

隴右和河源的地再也不能種了,吐蕃的騎兵已侵人了巴蜀。

洪水滔天啊大風(fēng)拔起了樹木,前面飛著禿鶩后面飛著鴻鵠。

多少次捎信給故鄉(xiāng)洛陽,十年間骨肉親朋音訊杳無。

注釋

杜詩往往以篇首二字為題,此亦一例。

天邊老人:詩人自謂。

大江,嘉陵江。聲淚俱下曰哭。

隴右:隴右道,唐代十道之一。轄地為今甘肅隴山以西、烏魯木齊以東。指廣德元年(763)七月吐蕃入侵,盡取河西、隴右之地。

河源:在青海省境內(nèi)。

胡騎:指廣德元年十二月,吐蕃陷松、維、保三州及云山,新筑二城。

禿鶩,一種大型猛禽,又名“座山雕”,狀如鶴而大,青蒼色,張開翅膀有五六尺。

九度:多次。九,極言其多。洛陽,故里所在。

十年:自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起,至今已十年。

骨肉:這里指兄弟。

參考資料:

1、王新龍.杜甫文集:中國戲劇出版社,2009年08月:第174頁

2、吳庚舜.杜甫詩選注:上海遠(yuǎn)東出版社,2011年05月:第95頁

天邊行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當(dāng)作于公元764年(唐代宗廣德二年),當(dāng)時杜甫復(fù)自梓州來閬州,擬由嘉陵江入長江出峽。此詩為杜甫重到閬州時作。當(dāng)時吐蕃犯境,隴右失守,被戰(zhàn)爭波及的民眾背井離鄉(xiāng),骨肉分離。年逾五旬的詩人在感慨自己回天乏力之余,亦唯有臨江而泣矣。

參考資料:

1、蕭滌非:《杜甫詩選注》.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199-200頁

天邊行鑒賞

  “天邊老人歸未得,日暮東臨大江哭”,這兩句是抒情式描寫,漂泊天涯、飽受艱辛的詩人,面對浩蕩的大江,想起過去的種種,那種突然涌上心頭的辛酸、悲苦一下子爆發(fā)了出來,聲淚俱下。天邊老人,杜甫自謂。大江,指嘉陵江。

  “隴右河源不種田,胡騎羌兵入巴蜀”,這兩句說的是引發(fā)詩人臨江哭泣的原因,一是有家不能歸,一是國家正在遭受外族的入侵,山河破碎。隴右,指隴右道,屬于唐代十道之一。包括今天甘肅隴山以西,新疆烏魯木齊以東及青海東北部的地區(qū)。河源,在今天青海省境。763年七月,吐蕃攻占河西、隴右這些地方,十二月陷落松、維、保三州,以及云山、新筑二城。這就是這兩句所詠的史事。

  這兩句寫臨江所見到的景物,波浪滔天,狂風(fēng)撼動巨樹,鴻鵲飛在了禿鶩的后面。這兩句是即景寓情。上句寫到了世亂的景象,下旬就感慨自己不能夠奮翅急飛,因為前面有“禿鶩”。禿鶩,水鳥,一種比較兇猛的動物。后鴻鵠,指后飛的鴻鵠,“飛”字從上文而省,句法與“東飛駕鵝后鶩鴿”(《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同。

  “九度附書向洛陽,十年骨肉無消息”,最后這兩句也是說哭泣的原因,多次給在洛陽的家人寫信,卻沒有收到回信,沒有親人的消息,分外的擔(dān)憂。骨肉,這里指兄弟。九度,指九次。這里極力說其多,不一定是確數(shù)。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yuǎn)。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猜你喜歡

書崇慶常公殉節(jié)傳后

秦清

東北有偉人,大名垂西南。政化延邛笮,嘯歌抒幽覃。

春噓山矗矗,秋凈水潭潭。琴能鳴其治,泉亦忘其貪。

甲辰元日

宋代陳紀(jì)

屋角難聲一歲分,起搔吟鬢惜芳辰。

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zé)o私草木春。

觀柳道傳太宰留題惠山詩卷

明代周文孚

五云樓閣錦成堆,仿佛山光百里開。天上神龍行雨去,日邊驄馬踏花來。

千年蘭若春余夢,百世文章劫后灰。惟有石泉流不盡,月明猶照鶴飛回。

懷顧黃公

清代王又旦

不畏窮愁只著書,幽棲風(fēng)物近何如?斷云疏雨吳王峴,竹瓦臨江十尺廬。

七里店口占

宋代范成大

分手暮江寒,徘徊立馬看。

尋常相見易,倍覺別離難。

述謝陳亮之邦伯時自廣平被召 其一

明代顧璘

銅章叨拜庶官中,先達(dá)從君見古風(fēng)。鄉(xiāng)誼每勞開閣待,民情長許置郵通。

才疏謬得淮陽召,身在應(yīng)懷鮑叔功。已幸枳棲能脫跡,唯於離索嘆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