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蘇軾的詩 > 蝶戀花·春事闌珊芳草歇

蝶戀花·春事闌珊芳草歇

[宋代]:蘇軾

春事闌珊芳草歇。客里風光,又過清明節。小院黃昏人憶別。落紅處處聞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斷魂銷,應是音塵絕。夢破五更心欲折。角聲吹落梅花月。

思念 

蝶戀花·春事闌珊芳草歇譯文及注釋

譯文

本來春天是百花盛開、野草芳菲的季節,處處都有令人賞心悅目、歡情無限的景象。但好景不長,這種美好的景色早就過去了。久處異鄉,又是一年清明節。黃昏坐在小院思念親人。可是,在遍地落花時偏偏遇到伯勞鳥。

親人所處之地與這里僅隔咫尺江山,卻也分楚越界域,不能自由往來而只能懸目相望,魚雁互通。望穿秋水卻音信全無。及至五更,不僅美夢不成,而且讓人夢中驚醒的又是刺耳的角聲。這怎么不令作客之人為之心碎呢?

注釋

蝶戀花:原為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名。又名“鵲踏枝”“鳳棲梧”。《樂章集》《張子野詞》并入“小石調”,《清真集》入“商調”。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闌珊:衰敗、將盡之意。芳草歇:香草將凋萎,不再芬芳。

客里:離鄉在外期間。

清明節:中國傳統節日,民間有上墳掃墓、插柳、踏青、春游等習俗或活動。

落紅:落花。啼鴂(jué):又名伯勞鳥,類似杜鵑的一種鳥,鳴聲悲凄,古人認為是不祥之鳥。

咫(zhǐ)尺:形容距離近。楚越:春秋戰國時兩個諸侯國名。

目斷:猶望斷。一直望到看不見。魂銷:謂靈魂離體而消失。形容極度悲傷或極度歡樂激動。

音塵絕:音訊斷絕。音塵,音信,消息。

夢破:夢醒。心欲折:形容傷心欲絕。

梅花:指《梅花落》,笛曲名。

參考資料:

1、王思宇.蘇軾詞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98:319-320

2、陳如江.一蓑煙雨任平生:東坡詞.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14:138-140

蝶戀花·春事闌珊芳草歇創作背景

  此詞當作于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當年暮春,蘇軾在鎮江一帶辦理賑饑事,已將近半年未能回家,因作此詞以表達對杭州家人的思念。

參考資料:

1、陳如江.一蓑煙雨任平生:東坡詞.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14:138-140

蝶戀花·春事闌珊芳草歇鑒賞

  這是蘇東坡寫的近十首《蝶戀花》的一首。從詞面上看,顯然是一首于暮春時緬懷親友之作。詞中沒有說明所懷念之人是誰。從所表達的情感來看,他所懷念的不是一般的親友,而是關系比較密切而又常常為他所想念的人。

  詞的上片抒寫在春意闌珊的清明時節作者與親人的互相思念之情。本來春天百花盛開的美景蘇東坡舉目所見,確實“春事闌珊芳草歇”。這是他對暮春景的概括。他在外作客,已非一年。“又”過清明。按習俗,清明節是祭掃先人塋墓的節日,但是他鄉作客,先塋不在此地,無從祭掃。落紅處處,入耳之聲,偏偏是鴂鳥啼鳴。這是他對暮春景色的具體描述,又是“春事闌珊”的形色補充。

  詞的下片,作者繼續表述他對親友的思念之情。親人所處之地可以說是“咫尺江山”而已,但地分“楚”“越”,界域森嚴,不能自由往來。天不作美,不如人愿。“角聲吹落梅花月”,慘白如梅花的月亮,聞此正待出發的征人所吹奏的進軍號角,也唯恐躲避不及似的落到山后去了。這里的“梅花”語意雙關,既代指角聲,也指曉月殘白如梅之色。

  東坡此詞,如單純把它看作懷人之作,調子似乎低沉一些。但情感真摯,婉轉曲折,感人至深,但為了進一步領會它所含的真情實意,應從東坡的政治生涯與詩詞創作的發展過程加以探索。

蘇軾簡介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猜你喜歡

春詞二首

宋代張嵲

無復余聲到耳邊,衡門不閉亦蕭然。

風枝鳥語皆無賴,每向春晴聒晝眠。

賦范司馬嘉蓮作

清代柳是

風流不墜莫愁城,司馬池臺勝已并。只覺花蓬連理好,盡緣人重合歡名。

雙凌芍藥階前艷,并照莢蓉幕里清。從此三生懷淥水,年年開發倍含情。

可度嶺二首 其二

李學一

馳驅終日度深山,何處人家翠靄間。雞犬數聲云外落,峰巒千疊屋前環。

田園雜遝桑麻滿,林木青蒼鳥雀閒。疑是避秦人尚在,只今世遠不知還。

惜秋華·庚子秋攜家避地廣平,重九日出郭游蓮亭。十八年重到,堤柳蕭瑟,大有江潭之感。用夢窗重九韻

清代夏孫桐

淚菊愁萸,向尊前訴出,傷高懷抱。紅上戍樓,登臨怕看殘照。

目中剩影關河,任付與、塵飛煙擾。蕭蕭。正西風信緊,還欹茸帽。

摸魚兒十五首 其七

清代蔣士銓

別燕云軟紅塵土,板輿一兩輕御。夢魂先到江南岸,畫取尚書詞句。

紅幾數、待小建,花坊碎錦親題署。黃鶯相遇,認舊日使君,朱陳村里,乍暖勸農路。

和祖擇之學士袁州慶豐堂十詠 其七

清代陳詵

洗竹遙山出,流泉到曲池。可憐波萬頃,黽勉對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