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李珣的詩 > 南鄉子·煙漠漠

南鄉子·煙漠漠

[五代]:李珣

煙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鷓鴣啼。遠客扁舟臨野渡,思鄉處,潮退水平春色暮。

南鄉子·煙漠漠譯文及注釋

譯文

煙霧蒼茫,風雨凄迷。岸邊的花兒已凋謝,只聽得鷓鴣聲聲啼。遠方的來客乘著一葉扁舟靠近荒野渡口。這種地方最容易引發陣陣鄉愁。看江上潮水已退水面平靜,時間已到暮春時候。

注釋

南鄉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名。原為單調,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體,平仄換韻。

漠漠:煙霧迷蒙的樣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俄傾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凄凄:寒涼貌。《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凄凄,雞鳴喈喈。”

鷓(zhè)鴣(gū):鳥名。形似雌雉,頭如鶉,胸前有白圓點,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紋。足黃褐色。以谷粒、豆類和其他植物種子為主食,兼食昆蟲。為中國南方留鳥。古人諧其鳴聲為“行不得也哥哥”,詩文中常用以表示思念故鄉。

扁(piān)舟:小船。臨野渡:靠近荒野渡口處。

水平:水面平靜。

參考資料:

1、(后蜀)趙崇祚.花間集.武漢:武漢出版社,1995:176-177

南鄉子·煙漠漠鑒賞

  這首《南鄉子》,是一幅著墨不多的水墨畫,一片江鄉暮春景色,卻被作者弄得滿紙春愁。說起來,煙當然漠漠,而雨卻未見得人人都覺得凄凄。以愁眼看世界,雨不免凄凄。至于岸花零落,當然是自然現象,但斯時也故有斯落也。它自落它的,根本不買任何人的賬,看落花泛鄉愁的人,即使給他看花開,他也只會看到“愁”。有人說,這是點明時間,卻沒有想到鄉愁與時間全不相干,沒有任何人可以證明,鄉愁只能在某個時間段才會產生。作者只是把他無處發泄的思鄉之情,像噴泉一樣噴射,誰碰上也免不了變成“愁根恨苗”。作者的感情,使這些煙枝雨葉改變了它們的本來面目。只有這樣,才能從這些被扭曲了的事物身上表現出作者內心的感情。

  此詞給讀者的是“愁云恨雨,滿目凄清”的感覺,而拆碎下來,卻是煙、雨、落花與鷓鴣的叫聲而已。但就在開頭這十三個字里,卻使人覺得這些碎玉零珠滾滾而來,既是互相連貫,又能互相配合。說到底,這都是作者那條感情絲線上懸掛的瓊瑤,它們是由感情組織在一起的。

  這首詞屬于“單調小令”,但它有個特色,那就是前十三字用平韻,后十七字換仄韻。從韻腳的改變,使人產生一種分了上下片的錯覺。實際上這首詞在行文方面也的確如此。前十三字,以比興見作者情思;后十七字,用敘述方式說明上文的情思是自己的鄉愁。在韻腳上似斷,而在文字和內容上卻一氣呵成。

  野渡扁舟,水平潮退,是不得不思鄉處,客路風雨,又值春意闌珊,又是不得不思鄉之時。野渡凄寂無人,不堪鷓鴣之啼也。前后照應,結構完整,字少思深,平易感人。

李珣簡介

唐代·李珣的簡介

李珣(855?-930?),五代詞人。字德潤,其祖先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后在世。少有時名,所吟詩句,往往動人。妹舜弦為王衍昭儀,他嘗以秀才預賓貢。又通醫理,兼賣香藥,可見他還不脫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瓊瑤集,已佚,今存詞五十四首,(見《唐五代詞》)多感慨之音。)

...〔 ? 李珣的詩(35篇)

猜你喜歡

書秋谷詩集后 其二

薛寧廷

昔夢之帝所,一聆《霓裳曲》。謠諑妒蛾眉,酒食生岸獄。

歸坐滄浪亭,臨流濯我足。綺語出金仙,冰銜換玉局。

詠物二十四首

清代周凱

胎生聞說有鯊魚,多少鯤鮞出尾閭。入腹依然容乳哺,此中空洞定何如。

摘芳詞·鶯聲寂太平時

宋一鴻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

拗住銀鉤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意怦怦。問卿卿。

丁寓田家有贈

唐代王維

君心尚棲隱,久欲傍歸路。在朝每為言,解印果成趣。

晨雞鳴鄰里,群動從所務。農夫行餉田,閨妾起縫素。

懷李聰巒隨宦新甫 其七

明代申佳允

一望云煙渺,蛩聲四壁秋。有懷頻問月,無興強登樓。

水隔三秋恨,星分兩地愁。相思渾不寐,欲汎剡溪舟。

送張伯徵下第歸雙林

明代湛若水

說到雙林吾愛之,況有好鳥翻相依。高枝密蔭養奇翅,他日一鳴翀天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