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柳絮

[唐代]:雍裕之

無風(fēng)才到地,有風(fēng)還滿空。

緣渠偏似雪,莫近鬢毛生。

柳絮 

柳絮鑒賞

  翻開《全唐詩》,詠楊花、柳絮的篇章甚多,但雍裕之的這首《柳絮》卻與眾不同:它既沒有刻意描摹柳絮的形態(tài),也沒有借柳絮抒寫惜別傷春之情,而是以凝煉準(zhǔn)確的語言,概括出柳絮最主要的特征,求神似而不重形似,簡潔鮮明,富有風(fēng)趣。

  柳絮“似花還似非花”,極為纖細、輕靈,無風(fēng)時慢悠悠地落到地面,一遇上風(fēng),那怕是和煦的微風(fēng),也會漫天飛舞起來。它的這種性狀是很難描述的。薛陶說:“二月楊花輕復(fù)微”,并沒說清是怎么個輕法。雍裕之從風(fēng)和柳絮的關(guān)系上落筆,并對比了柳絮在“無風(fēng)”和“有風(fēng)”時兩種不同的狀態(tài),只十個字,就將柳絮的特征給具體地描繪出來了,這不能不說是狀物的高手。

  詩的第三句寫柳絮的顏色。柳絮不僅其輕飛亂舞之狀象雪,而且其色也似雪。所以東晉謝道韞早就以柳絮喻雪花,贏得了“詠絮才”的美名。可見要描繪柳絮的顏色,還是以白雪為喻最為恰切。但如果僅指出其“偏似雪”,那就是重復(fù)前人早就用過的比喻,顯得淡而無味,所以詩人緊接著補上第四句:“莫近鬢毛生”。這一筆補得出人意料,十分俏皮。自來人們多以霜雪喻白發(fā),這里因為柳絮似雪,遂徑以柳絮隱喻白發(fā),這已不落窠臼;不僅如此,詩人又從詠物進而表現(xiàn)人的情思:人們總是希望青春永駐,華發(fā)遲生,而柳絮似雪,雪又象白發(fā),所以盡管柳絮輕盈可愛,誰也不希望它粘上自己的頭發(fā)。這一句在全詩中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寫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這也可以說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懷的又一格吧。

  這首詩通篇無一字提及柳絮,但讀完全詩,那又輕又白的柳絮,似乎就在我們眼前飛舞,它是那樣具體,那樣鮮明,似乎一伸手就可捉摸。全詩二十個字,如同一個精心編制的謎語。由于準(zhǔn)確地道出了柳絮的特征,那謎底叫人一猜就著。于此可見詩人體察事物之細,藝術(shù)提煉功夫之深。

雍裕之簡介

唐代·雍裕之的簡介

雍裕之雍裕之:唐朝人(約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詳,蜀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憲宗元和中前后在世。有詩名。工樂府,極有情致。貞元后,數(shù)舉進士不第,飄零四方。裕之著有詩集一卷, 《新唐書藝文志》傳于世。

...〔 ? 雍裕之的詩(30篇)

猜你喜歡

九日省中諸公邀游兩高遇雨不遂小酌靈隱

明代王世貞

秋山鐃吹擁登臺,龍藏含云郁未開。天際兩高風(fēng)雨色,客中重九弟兄杯。

茱萸插罷偏成感,竹葉飛時不待催。昏黑上方那可到,諸君虛有大夫才。

挽王西樵司勛 其一

清代李天馥

消息驚傳《鵩賦》成,悠悠天道意難平。不禁秋夜汍瀾淚,何限春明縞纻情。

《十笏》縹緗空舊草,百年霜露又前生。觥船遽覺司勛夢,無復(fù)江湖載酒行。

不作人間第二流

何永沂

溪水清清順勢流,敢來借雪數(shù)風(fēng)流?醫(yī)、詩、文卻知吾在,不作人間第二流。

同崔太史張侍御飲周都閫亭子

明代何景明

公主山亭在,元戎小隊回。碧沙沾細雨,白日映輕雷。

已并花邊駿,難孤竹下杯。良宵可乘興,歸騎莫頻催。

贈長洲何主簿

唐代韓翃

掛席逐歸流,依依望虎丘。殘春過楚縣,夜雨宿吳洲。
野寺吟詩入,溪橋折筍游。到官無一事,清靜有諸侯。

破賊凱歌八章 其二

宋代李正民

淮南千里少遺民,萬頃膏腴變棘榛。辟地營田真上策,稻粱已見滿倉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