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柳
新柳。宋代。楊萬里。 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
[宋代]:楊萬里
譯文
百尺長的柳條輕拂過閃耀著銀光的水塘,柳色尚且還不是深青的,只是淺淺的黃。
未必柳條能蘸到水,那是因為水中的柳影將它拉長了。
注釋
銀塘:指清澈明凈的池塘。
且:尚,還。
楊萬里的《新柳》一詩描摹細膩,韻味清新,妙手天成,生面別開,頗能代表其“誠齋體”的詩風。
詩人漫步賞柳,由遠而近,視線也由上而下,從岸上柳條,寫到水中柳景。作者出人意料地只用了一個非常親切的“引”字,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不僅照應了前面的“百尺”一詞,又描繪出一幅柳條和水中柳影相連相映優美而有動感的圖畫,富有情趣,表現了作者對新春的喜愛之情。(早春時節是淺黃的柳條,暮春時節柳條是深青的,這里還采用象征的手法)“引”呼應篇首,說明柳條之所以能達“百尺”之長,因水中柳影把“引伸”之故?!耙弊置枥L出微風吹動,柳枝輕揚,水上水下連成一片的優美畫面,把柳影即把新柳,把整個畫面都寫活了。詩中所表現出來的活潑、新穎、意趣和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深情,正是其沖破江西詩派冷僻生澀的藩籬而表現的特色—“誠齋體”的特色。
唐代·楊萬里的簡介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杰出詩人,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
...〔
? 楊萬里的詩(4083篇) 〕
明代:
藍仁
暮歸山色昏,濯足月在澗。衡門棲鵲定,暗樹流螢亂。
妻孥候我至,明燈供蔬飯。佇立松桂涼,疏星隔河漢。
暮歸山色昏,濯足月在澗。衡門棲鵲定,暗樹流螢亂。
妻孥候我至,明燈供蔬飯。佇立松桂涼,疏星隔河漢。
宋代:
司馬光
四合連山繚繞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風不識興亡意,草色年年滿故城。
四合連山繚繞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風不識興亡意,草色年年滿故城。
宋代:
周紫芝
登臨思昔人,有意在山麓。舉首瞻孤云,悵懷思宰木。
云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觸。人生風木念,此念何由足。
登臨思昔人,有意在山麓。舉首瞻孤雲,悵懷思宰木。
雲亦初何心,意乃自感觸。人生風木念,此念何由足。
:
陳益稷
哲人萎矣棟梁傾,回首西風涕暗零。三世功名今古史,百年過客短長亭。
手扶紅日名猶在,身就黃粱夢不醒。記取汾陽舊勛業,紫薇留種繼芳馨。
哲人萎矣棟梁傾,回首西風涕暗零。三世功名今古史,百年過客短長亭。
手扶紅日名猶在,身就黃粱夢不醒。記取汾陽舊勳業,紫薇留種繼芳馨。
南北朝:
江淹
宵月輝西極,女圭映東海。佳麗多異色,芬葩有奇采。
綺縞非無情,光陰命誰待。不與風雨變,長共山川在。
宵月輝西極,女圭映東海。佳麗多異色,芬葩有奇采。
綺縞非無情,光陰命誰待。不與風雨變,長共山川在。
:
董紀
扁舟暮抵闔閭城,愁聽傍人話戰爭。龍井水光相蕩潏,虎丘山色自陰晴。
野花原是吳宮草,甲馬曾來越國兵。西子不歸臺亦廢,空留江月照人明。
扁舟暮抵闔閭城,愁聽傍人話戰爭。龍井水光相蕩潏,虎丘山色自陰晴。
野花原是吳宮草,甲馬曾來越國兵。西子不歸臺亦廢,空留江月照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