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韓愈的詩 > 知音者誠希

知音者誠希

[唐代]:韓愈

知音者誠希,念子不能別。

行行天未曉,攜酒踏明月。

知音者誠希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世上能了解自己的人實在在太少了,正因我想起了你,使我不忍心與你分別。

離別前的夜晚,我們能攜著手走啊走,夜深了,我們仍踏在滿地皎瀠的月光中談心。

注釋

知音:知己的朋友。相傳古代伯牙善鼓零,其友鐘子期善聽琴能從琴音中知其心志。鐘子期死,伯牙不復鼓琴,痛無知音。此詩中亦指韓愈的文章知己。希:同“稀”。

念子:想念你。不能別:不忍心分別。

行行:指來回一起踱步不停。

攜(xié)手: 用以表現朋友之間的親密的關系。

知音者誠希創作背景

  貞元十四年(798年)韓愈與孟郊、李翱在汴州會晤。三位文士相聚汴府,自有講文論道、詩酒酬唱的快意事。但孟郊別有愁懷,不得不離汴南歸。臨行前,韓愈寫了《知音者誠希》這首詩。

參考資料:

1、韓愈有《答孟郊》、吳慧鵑,劉波,盧達編.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 第二卷:山東教育出版社,2009.03:315

2、施國,海童總主編.熊禮才,韓愈:中國華僑出版社,1996.04:23

3、張清華,楊丕祥主編;耿則倫,邢懷忠,高長文副主編.韓愈研究 2008中國·孟州韓愈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第6輯:河南大學出版社,2012.08:322

知音者誠希鑒賞

  首句開門見山,喊出一聲感慨,嘆人間知音難覓,其勢如飛瀑直下,讓人直覺晴天聞雷,立刻驚警。在這句詩里,詩人采用典中典之法,首先化用了南朝文人劉勰之語。

  詩人又溶人了春秋戰國時俞伯牙、鐘子期“高山流水”識知音的典故。伯牙所念,子期心明。俞伯牙用琴聲表達了他像高山一樣雄偉屹立于天地之間的人格形象,像大海一樣浩渺縱橫于宇宙之間的胸襟氣度,而鐘子期的情操和智慧,恰好同他產生了共鳴和契合,于是二人成了知音。

  然而子期既死,伯牙絕弦。詩人溶入此典正是為抒發“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岳飛詞)之慨。這典中之典,不僅讓這句詩內容大大增量,而且還讓詩人感慨的語氣大大加重。特別是這樣的詩句出自韓愈這樣一個在政壇和文壇上均屬頂級人物之口,再聯想到他獨特的身世和遭遇,就更覺得這一聲感慨有雷霆萬鈞之力。

  這首詩寫詩人與知心朋友孟郊不忍離別,只好踏著滿地的月色,徹夜相敘。道出知音難尋,依依惜別之情。寥寥四句詩,寫出惜別情感,生動真切,極富感染力。

韓愈簡介

唐代·韓愈的簡介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 韓愈的詩(357篇)

猜你喜歡

葛仙行祠

宋代鄭玠

身為俗吏趨行部,手藝名香祝有年。

五色雀飛慶薦祉,七星松古自通仙。

送陸侍御歸淮南使府五韻(用年字)

唐代劉禹錫

江左重詩篇,陸生名久傳。鳳城來已熟,羊酪不嫌膻。
歸路芙蓉府,離堂玳瑁筵。泰山呈臘雪,隋柳布新年。
曾忝揚州薦,因君達短箋。

忍草庵度夏寄貽京王二

清代侯文熺

分將禪舍作書巢,補葺何妨自剪茅。客病最宜親梵夾,家貧只合薦山肴。

恰逢花盡荷擎蕊,正苦林疏筍放梢。長吏任教征稅遍,傳呼應不到荒郊。

正月十六日奉皇太后瀛臺看煙火即景燈詞八首 其五

弘歷

云霞錦繡燦瀛臺,花發何須殷七來。百子池邊麟卓犖,萬年枝上鳳毰毸。

頌古一百首

釋智愚

三文買個撈波子,摝蜆蝦得幾年。

逆順短長休要說,誰家屋里灶無煙。

醉桃源

兩漢佚名

本來無說本無言。澄寂湛然。湛然常寂氣神全。希內自觀玄。

玄中妙,妙中玄。無相貌,莫團圓。往來去,怎遮攔。清風明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