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張可久的詩 > 人月圓·春晚次韻

人月圓·春晚次韻

[元代]:張可久

萋萋芳草春云亂,愁在夕陽中。短亭別酒,平湖畫舫,垂柳驕驄。一聲啼鳥,一番夜雨,一陣東風。桃花吹盡,佳人何在,門掩殘紅。

人月圓·春晚次韻譯文及注釋

譯文

萋萋芳草、濃云慘淡,籠罩在血色殘陽里。我想起以前在亭子里與你飲酒惜別,那時和現在一樣,碧綠的湖水上飄著畫舫,垂柳之下還有一匹駿馬。鳥雀聲聲啼,一番春雨下,攜起一片東風。東風把桃花都吹落了,佳人還是不在。

注釋

人月圓:曲牌名,屬黃鐘調,雙調四十八字,前片五句兩平韻,后片六句兩平韻;次韻:古體詩詞寫作的一種方式。

萋萋:形容草葉的繁茂。

短亭:舊時離城五里處設短亭,十里處設長亭,為行人休憩或送行餞別之所。

畫舫:裝飾華美的游船。

驕驄(cōng):健壯的驄馬,泛指駿馬。

參考資料:

1、素芹注釋.元曲三百首注釋.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136

人月圓·春晚次韻創作背景

  此曲是賡和何人原韻、作于何時何地均不可考。但可以肯定是寫故地重游而伊人不在的感慨。作者在暮春傍晚佇立昔日送別之地,觸景生情,睹物感舊,沉浸在綿綿離恨和凄然惆悵之中不能自拔,故作此曲。

參考資料:

1、趙義山.元曲鑒賞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2:628

人月圓·春晚次韻鑒賞

  上片是寫春日送別。“萋萋芳草春云亂,愁在夕陽中”首二句寫景興起離愁。“萋萋”是視覺,狀草之茂盛;“芳草”是嗅覺兼視覺,散發芳香的春草。“萋萋芳草’’,年年復生蔓延,人力除不斷,野火燒不盡,恰似離人心中的愁恨難以排除,觸而復發,不斷滋長。故四字未寫離情,而離情已寓其中。萋萋芳草連天,黃昏亂云飛渡,再加上一抹黯淡的夕陽籠罩,便構成了一片淡煙暮靄的凄迷境界,與離人內心紛亂的愁緒適相契合,堪稱情景水乳交融。“春云”、“夕陽’’又暗用江淹《休上人怨別》:“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之意,遙為結尾“佳人何在”伏下暗脈,可謂針線細密。“短亭別酒,平湖畫舫,垂柳驕驄。”三句折入對昔日離別的回憶:那短亭餞行時舉杯相勸的別酒,那平湖中比肩分袂時的畫舫,那系在垂柳之下載我離去的青白雜毛的駿馬,以及那折柳送行的情景,至今仍宛然在目,歷歷如現;短亭、平湖、垂柳依然猶在,而伊人無跡了。這里又暗用秦觀《八六子》詞中“念柳外青驄別后,水邊紅袂分時,愴然暗驚。”而此曲只用三個名詞詞組鼎足對舉,僅展現三個場景,無一動詞或情語,而其別時之叮嚀囑咐,纏綿眷戀之情,及今日睹物神傷,凄然欲絕之狀,無不隱藏于字里行間。故融情于景,更見詞約意豐;青勝于藍,用典不露痕跡。

  下片寫別后感受。“一聲啼鳥,一番夜雨,一陣東風”三句,既是眼前實景,又是作者由回憶轉入現實的音響媒介,是視象也是聽覺。疊用三個數量詞,不僅對偶巧妙,音律上亦造成反復詠嘆,回腸蕩氣,而意境上亦尤具匠心:表明多種音響的再三催促警醒,才把沉醉于回憶中的詩人拉回到眼前現實,足見其回憶尋覓之久,沉湎眷念之深;而“夜雨”“東風”又為下文“桃花吹盡”埋下伏筆。結尾三句正面揭示故地重游的落空,離恨惆悵愈發不可收拾。三句化用崔護《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詩境比崔詩更為凝練凄絕,而又與開頭首尾呼應。

  整首小令都是在寫景,但其實也是在寫情,“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把深深的離別之愁融合進了景色當中,鍛字煉句極為周到,用詞清新工整,但表達的情感卻綿延不絕,正是作者過人之處。

張可久簡介

唐代·張可久的簡介

張可久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 ? 張可久的詩(330篇)

猜你喜歡

明代沈周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壬子正月重赴金陵志館偶誦陶詩遙遙從羈役一心處兩端句憮然有感

清代邵泰

春風從何來,所過不留跡。人與物同春,欣欣各自得。

而我獨何為,當春轉蕭瑟。親老不能待,饑驅此行役。

游凈慈寺次錢學士韻

韓雍

勝境分明是洞天,偷閑試問上乘禪。老僧出定驚相迓,見我來游喜欲顛。

翠竹萬竿圍客座,白鷗數點傍漁船。品題賴有文章伯,留得明珠顆顆圓。

扃岫為張支使作二首

宋代姜特立

老去林泉屬我,時來軒冕輸君。

正好南冥運翼,未用北山移文。

建炎己酉十二月五日避亂鴿湖山十絕句 其三

宋代王庭圭

幡竿插入千巖底,鳥語飛來絕壁間。洞口行人迷處所,不知鐘梵鎖孱顏。

贈性甫

邢參

僦卻樓居恣賞春,臨溪更得采香蘋。一瓢醴酒常浮月,數篋遺書不受塵。

靜語未嘗關世務,醉眠多是任天真。耆年無恙貧無慮,絳帳傳經喜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