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晏殊的詩 > 玉樓春·春恨

玉樓春·春恨

[宋代]: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玉樓春·春恨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綠楊垂柳、芳草萋萋的長亭古道上,他好像情侶輕易地拋下我就登程遠去。樓頭的鐘聲驚醒了五更的殘夢,心頭的離愁就像灑在花底的三月春雨。

無情人哪里懂得多情的人的苦惱,一寸相思愁緒竟化作了萬縷千絲。天涯地角再遠也有窮盡終了那一天,只有懷人的愁思卻是無限綿長、沒有盡期啊。

注釋

玉樓春:詞牌名。又名“木蘭花”。

長亭路:送別的路。長亭:古代驛路上建有供行人休息的亭子。《白帖》:“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

年少拋人:人被年少所拋棄,言人由年少變為年老。

殘夢:未做完的夢。

五更鐘、三月雨:都是指思念人的時候。

一寸:指愁腸。還:已經。千萬縷:千絲萬縷。比喻離恨無窮。

參考資料:

1、王友勝選注 .唐宋詞選 .西安 :太白文藝出版社 ,2004 :152 .

2、陸林編注 .宋詞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2 :32-33 .

3、江培英 .宋詞三百首卷一(圖文本) .北京 :線裝書局 ,2003 :18 .

玉樓春·春恨創作背景

  此詞為閨中人代言,述寫相思之情,創作時間未詳。實際上,此詞寫思婦閨怨,用的的確是“婦人語”。

參考資料:

1、唐圭璋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439-440

2、劉揚忠.晏殊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10:192-194

玉樓春·春恨鑒賞

  此詞抒寫人生離別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從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無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發出來的感慨。整首詞感情真摯,情調凄切,抒情析理,綽約多姿,有著迷人的藝術魅力。作者抒發人生感慨時成功地使用了夸張手法,更增添了詞的藝術感染力。

  上片首句寫景,時間是綠柳依依的春天,地點古道長亭,這是旅客小休之所,也是兩人分別之處。

  “年少”句敘述臨行之際,閨女空自淚眼相看,無語凝咽,而“年少”的他卻輕易地棄之而去。年少,是指思婦的“所歡”,也即“戀人”,據趙與時《賓退錄》記載,“晏叔原見蒲傳正曰:‘先君平日小詞雖多,未嘗作婦人語也。’傳正曰:‘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豈非婦人語乎?’叔原曰:‘公謂年少為所歡乎,因公言,遂解得樂天詩兩句:欲留所歡待富貴,富貴不來所歡去。’傳正筆而悟。余按全篇云云,蓋真謂所歡者,與樂天‘欲留年少待富貴,富貴不來年少去’之句不同,叔原之言失之。”這是晏幾道為其父此詞“年少”語所作的無謂辯解。實際上,此詞寫思婦閨怨,用的的確是“婦人語”。

  “樓頭”兩句,把思婦的思念之意生動地描繪出來,從相反方面說明“拋人去”者的薄情。白晝逝去,黑夜降臨,她轉輾反側,很久之后才悠悠進入睡鄉,但很快就被五更鐘聲驚破了殘夢,使她重又陷入無邊的失望;窗外,飄灑著春雨,那些花瓣像是承受不住,帶著離愁紛紛落下。“殘夢”和“落花”這里都是用來曲折地抒發懷人之情,語言工致勻稱。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稱其“婉轉纏綿,深情一往,麗而有則,耐人尋味”。

  下片用反語,先以無情與多情作對比,繼而以具體比喻從反面來說明。“無情”兩句,用反語以加強語意。先說無情則無煩惱,因此多情還不如無情,從而反托出“多情自古傷離別”的深衷:“一寸”指心,柳絲縷縷,拂水飄綿,最識離懷別苦。兩句意思是說,無情怎似多情之苦,那一寸芳心,化成了千絲萬縷,蘊含著千愁萬恨。詞意來自李煜“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蝶戀花》)。

  末兩句含意深婉。天涯地角,是天地之盡頭,故云“有窮時”。然而,別離之后的相思之情,卻是無窮無盡的,正所謂“只有相思無盡處”。這里通過比較來體現出因“多情”而受到的精神折磨,感情真切而含蓄,對于那個薄幸年少,卻毫無埋怨之語。此詞寫閨怨,頗具婉轉流利之致,詞中不事藻飾,沒有典故,除首兩句為敘述,其余幾句不論是用比喻,還是用反語,用夸張,都是通過白描手段反映思婦的心理活動,亦即難以言宣的相思之情,收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晏殊簡介

唐代·晏殊的簡介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 ? 晏殊的詩(368篇)

猜你喜歡

次韻賓旸齋中獨坐五首 其三

元代方回

蟻潰金堤薄俗頹,圣門誰與嗣云來。良難托諷追風雅,只可微辭紀定哀。

有志向能穿虎石,無疑今始悟蛇杯。掀天氣燄吾嘗見,轉首空成一聚埃。

山林樂四首 其二

宋代俞德鄰

山林何所樂,佳興四時同。琴罷庭留月,酒殘松度風。

鶴歸蒼漢外,猿叫碧蘿中。卻笑磻溪叟,區區理釣筒。

燭影搖紅·為木公丈題肥遁廬圖

近現代袁榮法

四合烽煙,更無閒地悲離黍。舊家池館閉東風,嗚咽淮流語。

海上紅桑萬畝。駕樓臺、珠塵繡霧。吟壺一粟。戢影繁華,崚扃門戶。

觀史而倦輒成短句意或有在不復次第覽者幸貸其拙云 其六

倪岳

五代悠悠轉盻間,安榮不動卻如山。但知長樂全身地,大節孤忠總是閑。

山中逢巨蝶

陳振家

一蝶飛來大似窗,遭逢狹路意倉惶。輕搖兩翅摧黃葉,閑轉雙睛泛綠光。

頓覺腥風奔面頰,倒抽冷氣縮肝腸。歸來疑慮總難析,遮莫逍遙漆吏莊。

題大姚山圖三首 其二

宋代米友仁

老年尚喜管城子,更愛好山江上青。武林秋高曉欲雨,正若此畫云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