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吳文英的詩 > 夜游宮·春語鶯迷翠柳

夜游宮·春語鶯迷翠柳

[宋代]:吳文英

春語鶯迷翠柳。煙隔斷、晴波遠岫。寒壓重簾幔拕繡。袖爐香,倩東風,與吹透。

花訊催時候。舊相思、偏供閑晝。春澹情濃半中酒。玉痕銷,似梅花,更清瘦。

夜游宮·春語鶯迷翠柳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春風殆蕩,鶯語啁啾,翠柳如煙,水波瀲滟,遠山如黛。室內簾幔重重,擋住了窗外的春光,仍透著寒意,令人感到壓抑。袖中雖然籠著燃著香料的手爐,還是希望春風能將手爐吹得旺些。

春花催發,引起了舊日的相思情。如今孤身一人,閑極無聊得難捱這早春的清晝。唯有以酒銷愁,來沖淡那春的引誘,情的煎熬。將醉未醉,閨中人玉損香銷,有如梅花,甚或更加清瘦。

注釋

夜游宮:詞牌名,調見毛滂《東堂詞》,賀鑄詞有“可憐許彩云飄泊”句,故又名“念彩云”。又因有“江北江南新念別”句,亦名“新念別”。雙調,五十七字,上下片各六句四仄韻。此詞上、下片末后三個三字句。

遠岫(xiù):遠山。岫,峰巒。謝胱《郡內高齋閑望》詩:“窗中列遠岫。”

寒壓:寫閨中人對室內重簾疊幔的壓抑的感受。拕(tuō):同“拖”。“繡”指室外春光。

袖爐香:即爐香拂袖,此代指閨中人。倩:同“請”。

花訊:二十四番花信風。古人認為花期有信,應風而開。由小寒到谷雨共八個節氣,一百二十日,每五日為一候,共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信。

閑晝:指極至無聊的時光。

春澹(dàn):春之淡薄,這是閨中人思春的心里感受。情濃:指閨中人的內心情感。中(zhòng)酒:因酒醉而身體不爽,猶病酒。

參考資料:

1、李建龍.中國金榜百家經典·第7卷: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02年:286

2、周汝昌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8月版:第2481頁

3、趙慧文.徐育民編著,吳文英詞新釋輯評 (上冊):中國書店,2007:349

夜游宮·春語鶯迷翠柳創作背景

  詞人吳文英一生未第,游幕終身。據夏承燾《吳夢窗系年》:“夢窗在蘇州曾納一妾,后遭遣去。在杭州亦納一妾,后則亡歿。集中懷人諸作,其時夏秋,其地蘇州者,殆皆憶蘇州遣妾。”有認為這首詞即是創作于該時期的一首懷念虞姬妾的作品。也有人以為這是吳文英的一首普通閨怨詞。

參考資料:

1、趙慧文.徐育民編著,吳文英詞新釋輯評 (上冊):中國書店,2007:349

夜游宮·春語鶯迷翠柳鑒賞

  發端“春語鶯迷翠柳。“煙隔斷、晴波遠岫”二句,以麗語勾出春暖花開的美景。“春語”句為近景,著“煙隔斷”三字,點明下面所寫“晴波遠岫”是遠景,開頭所繪之春景,有柳之翠,鶯之黃,山之青,水之綠,色彩鮮明清麗;有峰巒之靜謐,水波之動蕩,翠柳之搖曳,黃鶯之歌唱,組成了一幅有聲有色、動靜交織、遠近交融的立體畫面。這畫面充滿蓬勃的生機,為下文起著反襯的作用。

  “袖爐香”三句,寫閨中人在薰香的室內,敬請春風的吹拂,“吹透”二字,刻畫出閨中人要驅走重簾疊幔所造成的寒氣與重壓之情何等強烈。這里沒有春天來臨的歡愉與輕松,由此將“閨怨”正面作了暗示。

  過片緊承“倩東風”,“花訊催時候”寫閨中人盼望春天的迅速到來。“舊相思、偏供閑晝”一句,以直抒胸臆手法寫出“閨怨”之情。“舊相思”與上片的“寒壓”相呼應,可見“寒壓”之感絕非客觀的重簾疊幔所致,而是有內在的原因。因此,就更感到永晝漫漫,百無聊賴了。“春澹情濃半中酒”一句,繼寫閨中人的所為所感。正因“春澹情濃”這種感情的反差,造成的內心矛盾,也只好以酒消愁了。然而酩酊之后更引起身體不適。最后道“玉痕消,似梅花,更清瘦”,以閨中人玉損香銷,如清瘦的梅花作結,從而將“閨怨”之情一筆托出。

  此首小令在藝術頗具特色:一、含蓄委婉以景托情,反復渲染,揭示主旨。開章描繪春景之美,用以反襯閨怨之情,后以簾幔塞壓從正面襯托閨怨,進而以“倩東風,與吹透”表達閨情之渴望;下闋又以閑晝相思,情濃病酒來揭示“閨怨”,最后以玉容消損如清瘦梅花的比喻將閨怨寫足。二、善于煉字。詞語聲調鏗鏘,色彩鮮明,景物描寫富有主體感。如“春語鶯迷翠柳”一句,寫翠柳飄拂,黃鶯婉轉,不僅有聲有色,動靜交織,而且加上一個“迷”字,將黃鶯擬人化了,有力地表達了人對春天的喜悅之情,它起了詩眼的作用。又如“晴波遠岫”二個詞的修飾語為“晴”“遠”二字,于是就將晴空如洗,水波蕩漾,峰巒起伏,山青如黛的美好境界勾出。

吳文英簡介

唐代·吳文英的簡介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 吳文英的詩(325篇)

猜你喜歡

連理枝

汪東

憶過尋芳地。朱閣重門閉。淡拂修蛾,輕勻笑靨,妝成斜倚。

愛小簾、銀蒜鎮雙垂。織湘波細細。

朱曰藩寄升庵先生一首

明代朱曰藩

亭花落盡鷓鴣飛,吉甫臺邊春事稀。錦水毓華添麗藻,禺山金碧有光輝。

僰中僮隸傳書至,煎上人家沽酒歸。笑挈一壺江浦去,輕紅剛值荔枝肥。

潘稼堂先生見留草堂 其一

清代吳銘道

耆舊已遼落,床前拜德公。人余柱下史,身是魯靈宮。

杞宋文何在,齊梁運易終。吾猶及型典,信見剖鴻濛。

沅州

何喬新

潭陽遠在夜郎西,石徑縈紆路轉迷。俗獷猶存盤瓠舊,樹深惟聽鷓鴣啼。

茅檐彫弊哀三戶,嵐靄氤氳接五溪。欲吊靈均何處是,江頭蘭芷正凄凄。

九日追和虞太史韻東徐僉憲叔明

劉崧

莫嘆飄零萬里身,尊前相見即相親。黃花翠竹來江外,紫蟹銀魚出海濱。

雁度石門云氣近,烏啼金井露花新。不辭令節成歡醉,總是登高能賦人。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韻 其八

清代沈光文

門外蒼茫勢,神龍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豈藉泉廉。

善愛知珍鼎,需調用作鹽。呈身原不慣,應合與時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