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晁補之的詩 > 水龍吟·次歆林圣予惜春

水龍吟·次歆林圣予惜春

[宋代]:晁補之

問春何苦匆匆,帶風伴雨如馳驟。幽葩細萼,小園低檻,壅培未就。吹盡繁紅,占春長久,不如垂柳。算春長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間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輕孤、芳醪經口。那知自是,桃花結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來風味,春歸時候??v樽前痛飲,狂歌似舊,情難依舊。

水龍吟·次歆林圣予惜春譯文及注釋

譯文

請問春天何苦這樣匆匆,夾風帶雨好似駿馬馳騁。幽幽花朵、細瓣綠萼,在小園的低檻里,還沒等人把土培好,就被風吹得滿地落紅。這百花占有春天的時間,還不如垂柳長久。其實春天周而復始永不老,只是人總愛憂愁春老,這憂愁只有人間才有。

一年中春恨占有十之八九,怎忍心辜負時光不飲美酒。難道不知,桃花凋謝是因自己要結果,并不是因為春去而消瘦。世上功名利祿也是如此,人到了老年之境界,就如春天到了晚暮時候。今天縱使能舉杯痛飲,像過去一樣狂歌,但心情卻不可能依舊。

注釋

幽葩(pā):清幽的花朵。

壅(yōng):把土或肥培在根上。

孤:辜負。

芳醪(láo):芳醇的美酒。

自是:本是,原嚴明。

風味:風度,風采。

參考資料:

1、《傳統國學典藏》編委會編著.宋詞三百首:中國畫報出版社,2011.06:第167頁

2、張傲飛.唐詩鑒賞辭典 宋詞鑒賞辭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6,:第587頁

水龍吟·次歆林圣予惜春鑒賞

  本篇抒寫惜春情懷,層層鋪敘,多有轉折,但卻不厭其詳盡情發露,在于真情貫注,氣勢充沛。

  “問春何苦匆匆,帶風伴雨如馳驟”。這一問,從古到今真不知重復了多少遍。問春何苦匆匆,問春去往何處,問春幾時歸來;問得帶七分難舍,問得帶三分哀怨。而本詞以一問起篇,惜春憐春之情,更是直瀉而出。然而,百喚千呼,春光終究難留,挾風帶雨,如快馬般一霎急逝而去。

  “幽葩細萼,小園低檻,壅培未就”。小園中新種下了嬌嫩的花兒,還都未來得及培土,就已是“風雨送春歸”。一夜醒來,園中泥土濕潤,空氣清新,園中花兒,卻是綠肥紅瘦了。“吹盡繁紅,占春長久,不如垂柳”。繁華易落,倒是那嫩黃的楊柳,幾番雨水后,反是一樹青翠。不知那風中搖曳的萬千柔條,是否試圖綰系住漸遠的春天?莫非是因為對春天的相思,才催生如此綿長的柳枝?此處寫春花易謝,春柳不凋,則不僅有物情的體會,還有哲理的蘊藏。

  后四句“算春長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間有",抒發了詞人的感慨:其實春天周而復始永不老,只是人總愛憂愁春老,這憂愁只有人間才有。寫到這里,詞人已闡述清楚了自己對“惜春”這個題目的見解,有景有情,頗具蘇東坡的曠逸之氣。

  “春恨十常八九,忍輕辜、芳醪經口"承接上文,世間春恨十常八九,每到此時,必生悵恨,只能借助美酒才能排遣。

  “那知自是,桃花結子,不因春瘦”。此語用唐詩人王建《宮詞》“樹頭樹底覓殘紅,一片西飛一片東。自是桃花貪結子,錯教人恨五更風”的詩意。桃花會謝,結子是為了下個春天,而非春天讓它瘦了。但即便如此,“狂風落盡深紅色,綠樹成陰子滿枝”,惆悵遺憾,怕也是終究難免吧。

  “桃花”句已暗蘊人生哲理,而‘世上功名,老來風味,春歸時候”,更是直寫人生體悟了。詞人將春愁與人間意脈扭結,將“惜春”歸攏到嘆老,事業無成,而人生已到了“春歸時候”,傾吐出功業難就,歲月遲暮之感?!安慌路昊ㄊ荩怀钆?、老來風味”,看花老眼,傷時清淚,這世上的功名、老來的情味,春快要走的時候,總是多有感慨。

  “縱樽前痛飲,狂歌似舊,情難依舊”。今日縱然能夠舉杯痛飲,像過去一樣狂歌,但心情卻不可能依舊。此三句表達了對人生和青春的惋惜之情。

  這首詞以物之理,通觀人之情,以達明理,花開花落,春來春去,時日推移,季節代序,本于常理,春歸不必惜。由物之理,推及人情,歲月催人老,亦屬人之常理,不足惜。關鍵是暮年與摯友,金樽對飲,以敘友情,重夕陽,重有為,以求進取和康泰,不惜而惜,惜得更有價值。這首詞,情中景,理中情,景化情中,情以入理,物我相一??芍^筆如游龍盤旋下,惜春筆墨悟人生。

晁補之簡介

唐代·晁補之的簡介

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 晁補之的詩(759篇)

猜你喜歡

奉送浙江省危宰郎中除湖廣

元代吳景奎

毗贊儀曹覲九關,南從宰屬綴鹓班。庾樓月上偕僚佐,郎省星移鎮獠蠻。

葉落洞庭秋雨后,書來吳會莫云間。陰陰官柳相迎送,天驥催歸十二閑。

癸巳九月朔日與貽柏漫堂暮闌薇室夜飲海陵分韻得覓

秦鴻

風兮吾心其淅淅,云兮吾身其幕幕。天兮吾道行踧踧,日月吾章光焃焃。

燃此電炬照斯堂,燭此數子如孩嘻歒赥。壺觴共引祛霜風,座中暫卸鞍韉靮。

云溪雜詠

郭印

林園無俗物,滿目是瑯玕。

非霧晝?;蓿灰娤囊嗪?/div>

題張叔平紅崖碑后

清代司炳煃

張君好游復好奇,逍遙不受名利羈。東行泰岱西咸池,凌跨三湘吊九嶷。

繭足不遺蠻與夷,直到吾黔羅甸之邊陲。紅崖山石如猊獅,紅崖文字如龍夔。

過嶺

清代紀昀

大雪幕荒榛,凍云壓高樹。沖寒上高嶺,岡巒莽回互。

蒼然暝色合,四望疑無路。迂曲得人蹤,一線微通步。

題浯溪

宋代曾豐

千古一碑得人愛,來書碑后幾前輩。相頡頏甚曾不饒,自混融之了無礙。

太平天子狃開元,馴致馬嵬悔何逮。桑陰未徙宗廟安,儲皇功豈不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