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青草国产手机视频免费观看_毛片网站是多少_亚洲视频中文_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首頁 > 詩文 > 楊萬里的詩 > 桑茶坑道中

桑茶坑道中

[宋代]:楊萬里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桑茶坑道中譯文及注釋

譯文

雨后的晴天,風和日麗,地面上的雨水已經蒸發得無蹤無影,小溪里的流水卻漲滿河槽,岸邊野草繁茂,野花肆意開放。

堤岸旁的柳陰里,一位小牧童躺在草地上,睡夢正酣。而那頭牛只管埋頭吃草,越走越遠,直吃到柳林西面。

注釋

桑茶坑:地名,在安徽涇縣。

草滿花堤(dī):此處倒裝,即花草滿堤。

童子:兒童;未成年的男子。柳陰:柳下的陰影。詩文中多以柳陰為游憩佳處。

桑茶坑道中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于公元1192年(宋光宗紹熙三年)。楊萬里六十六歲,朝廷下令于江南諸郡行使鐵錢會子,楊萬里上書諫阻,不奉詔,得罪宰臣,最后獲授秘閣修撰、提舉萬壽宮,于八月謝病自免,回歸吉水。這首詩是楊萬里當年在安徽涇縣桑茶坑路上所作。

參考資料:

1、章楚藩 等.楊萬里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94:212-214

2、章楚藩 等.楊萬里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94:272

桑茶坑道中鑒賞

  此詩描寫夏日江南田野水邊的景色:剛下過一陣雨,暖日和風,溪水盈盈;河岸上,草綠花紅,柳蔭濃密;渲染出明媚、和暖的氛圍;同時描繪了兒童牧牛與牛吃草的動態畫面,營造了生機無限的意境。全詩遠景寫意,著色粗放淋漓;近景寫人,工筆勾勒,細致入微。詩中浸潤著古典的靜穆與純凈。

  此詩語言淺顯易懂。首句寫得平易,“晴明風日雨干時”,點明一個大晴天,雨后初晴之日,陽光透亮,風兒流暢,地面的積水正被陽光蒸發,被風兒吹干。一雨一晴,風調雨順,又是農業生產的好時光。全句展示出的大自然不是死寂的,而是流動的。“草滿花堤水滿溪”,在這樣好的氣候條件下,小溪被雨水充盈了,水面和堤齊平,這種情景用“滿”字是合適的,常見的;而以“滿”字寫堤上花兒草兒繁盛之狀,原也不足為奇,但“滿”在這里作為動詞,仿佛青草有意識地去裝點堤岸一般,這就生動有趣了。這樣的“花堤”,正是放牛的好去處啊。

  于是,詩人的眼睛發現了“童子柳陰眠正著”,童子在柳樹的濃蔭下酣睡。在詩的節奏上,第三句是個頓挫。前兩句寫的是自然界景物,都充滿生氣和動態,到了最有生命力的人(又是活潑可愛的孩子),卻呼呼大睡,一動不動。輕快的詩歌節奏在這里仿佛停了下來,放慢了速度。然而,情緒上的頓挫,是為了推出第四句“一牛吃過柳陰西。”童子的牛在哪兒呢?牛兒吃著吃著,已經挪到了柳陰的西邊去了。因為牧童的安然靜止睡眠,使牛兒得以自由自在地吃草,悠然地動著。畫面因牛的活動,又活動起來。這樣一靜一動,和諧自然。這里把牧牛童子和牛的神態寫活了,富有生活氣息。

  這首詩前兩句寫出了由雨而晴,由濕而干,溪水由淺而滿,花草于風中搖曳,大自然充滿了生機的律“動”;第三句寫出了牧童柳蔭下酣睡的自然悠閑的“靜”,加上第四句“一牛吃過柳陰西”的時動時靜,形成了這首詩獨特的生活情趣和原始樸素的美感。

楊萬里簡介

唐代·楊萬里的簡介

楊萬里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杰出詩人,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

...〔 ? 楊萬里的詩(4083篇)

猜你喜歡

胭脂梅 其一

明代龔敩

不著京塵染素衣,賞心還自愛芳菲。晚來東閣無詩興,帶得紅妝馬上歸。

七月六下夜月下孤飲作

盧青山

月光入戶欲邀吾,驚吾睡眼撫吾須。我不能飲不能辭,杯盤列列小風池。

我出月色轉熾烈,云中轉出金橘潔。淡宕依回若有語,又羞語切拖云隔。

已亥雜詩 11

清代龔自珍

祖父頭銜舊熲光,祠曹我亦試為郎。

君恩夠向漁樵說,篆墓何須百字長。

夏日雙樹園閒居檃括昔人成語作十絕句 其二

明代胡應麟

乞得真形圖,五岳在指掌。撫琴一動操,欲令眾山響。

題桃源手卷

宋代陸文圭

種柳栽桃總是春,興亡千古一沾巾。

只評隱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亞人。

謝阮幾圣惠大蟹

宋代郭祥正

感君風誼我何堪,問遺時時過草庵。今歲未知霜蟹美,一餐還似到江南。